尤晏冷笑,“大热天,容易上火。”
冯师延打开一个豁口,这之后,照片每天准时源源不断涌进来。
冯师延发租住的地方,旧家装修进度,西北美食,有时配上文字,但通常不超过五个字,有时照片重点一目了然便没有。
她把他当照片墙,一张张往上贴,用碎片展示日常生活。
尤晏有时回复一两句,有时没有,他曾经揶揄她不嫌累。
冯师延解释,她怕奶奶问到他答不上来,觉着有必要告诉他一些信息。
这倒是真的。
台风登陆时,巧奶奶问,不知道延延那边会不会下雨。
尤晏点开冯师延前不久发来的照片,一只猫在炎炎烈日里晒肚皮,光线充足,瞳孔缩成细缝,晶亮的眸子像两个①。
他答,应该不会,积雨云飘不到大西北,还是大晴天。
吃艇仔粥时,巧奶奶说,延延最爱吃这个,不知道在那边能不能吃到。
冯师延发过一张租房附近街景,其中就有一家粤菜馆,附言:不太正宗。
尤晏答,街上天南海北的菜系都有,但她说那里的艇仔粥不太地道。
尤晏提前拿到答案,在巧奶奶这里考到满分,消弭可能出现的家庭矛盾,渐渐纵容冯师延把他当树洞。
他不会给予太大回声,但慢慢习惯之后,竟不知不觉怀着期待。
有时冯师延迟到半个小时,他会不自觉翻看历史记录,等消息终于到来,又恼她不准时,吝啬给她一个字。
小半月下来,尤晏基本摸透她的生活规律,也从照片里读到一股强烈的孤独感。
开始他不知这股感觉从何而来,将照片从头到尾翻一遍,才恍然大悟。
冯师延的照片里从来没有人,只有物,她好像一直一个人生活,没有任何社交。
她不是把他当树洞,而是当一种寄托。
尤晏不禁有些烦恼,宁可相信冯师延故意把别人藏起来,过一种“协议”里的“自由”生活。
为此,尤晏开启消息免打扰,当天,冯女士的头像还浮起来一次,隔日便沉到下一页。
两三天后,尤晏从几页外捞起冯女士。
YY:「图呢?」
渔网撒出去,冯女士隔好半天才入瓮:「你没回,我就没发了。」
YY:「我之前不也没回」
冯女士:「之前每天都有回。」
有吗。
尤晏迅速回看,脸被打得越来越肿:冯师延每天三五张图,他倒是至少回一次。
YY:「忙忘了」
冯师延发来一张烤羊蝎子照片,肉质丰裕,外焦里嫩,隔着屏幕似乎能尝到孜然压下膻味后的肉香。
read_x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