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试题由景昭帝亲自所出,却又与往年大不相同,对于今年的进士前三甲,景昭帝心中早已有数,故而没像往年那般出些策论、治国之策,让考生答个三五个时辰,而是出了道最简单的题。
作诗。
且没有题目,随你以什么入诗即可。
但却有时间限制,必须在一盏茶的功夫内完成。
景昭帝端着杯茶,杯盏轻轻掀开,吹了吹,三两口便下了肚。
“收。”
众考生傻眼。
陛下的茶怕是温的吧?
海云帆赶紧将最后一笔写完,惊出了身冷汗,其余反应过来的考生亦是奋笔疾书,有的还停留在思考阶段,诗词的腹稿都未想出来。
整个大殿中央唯有几人听闻那一声‘收’时便停了笔,楼君炎便是其中之一。
顾辞讶异地看了一眼楼君炎,清雅的眸子涌起一股暗流。
楼君炎的速度竟然比他还快。
而那些仍旧作答不休的考生,礼官们直接就放弃了他们的考卷,只收了停笔的考生试卷。
总计共十人。
有些备受刺激的考生忿忿不平,却是敢怒不敢言。
哪有这种方式进行殿试的?
“陛下,请过目。”礼官将试卷摆放到了御前,态度恭敬。
景昭帝慢悠悠地翻阅起考卷,先看了都是哪些人做出了完整的诗,接着再慢慢地审阅哪些诗做的妙。
殿内陪侍的臣子皆是一副匪夷所思的表情,显然都没料到今年的恩科殿试竟是以这种方式考的。
今日可是有将近一百名考中的学子,难道全部都不要?
就在群臣暗自腹诽的时候,景昭帝便评定完毕,将册子扔给了礼官:“宣。”
礼官大吃一惊,小心翼翼地询问:“陛下,可是只有这十人?”
景昭帝点头:“就他们。”
对于景昭帝来说,科举考试本是三年一次,今年突加恩科,要的便是绝对的人才,一些平庸之辈不要也罢。
礼官朗声宣道:“第一名,恩科状元是……”
☆、第51章第51章天下知
众臣面面相觑,摇头均作不知。
自古伴君如伴虎,景昭帝自上位以来,还从未如此不按常理出过牌,君心真是越发难以揣测了。
景昭帝淡淡地看了眼众人的反应,旋即佛袖离去。
如今圣意已定,事成定局。
落选的考生再是不甘心又如何,只得堆笑去恭贺前三甲的人,妄图以后谁飞黄腾达,能稍微提携自己一把。而他们首当其选的人便是楼君炎,状元之才,自是前途无限,谁曾想楼君炎竟不知何时离开了。
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