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着妈妈熟悉的味道,他的鼻子一酸,眼泪就下来了,一颗忐忑不安的心也落了地。
别人都说,他妈跑了,不会回来了,只有他们坚信,他们的妈妈会回家的。
这里是她的家,她怎么可能不回来?
另一边,安玉桃拉着兄长的胳膊,看了又看。
“大哥,你总算是回来了,再不回来,四个孩子我都快管不住了,天天都去车站等你们,哎,我都心疼。”
一去不回,不知有多少人悬着心。
家里父母嘴上说着嫌弃,但一次次托人打探消息。
二哥他们也总说大哥莫名其妙,也三天两头过来问问情况。
安学民百感交集,千言万语只化为一句,“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这些日子白天孩子们跑来镇上等人,中饭都在姑姑家吃的,晚上就回家睡。
安玉桃很喜欢几个侄子,都很懂事,“我还好,苦的是孩子们。”
说了些分别后的情况,她看了一眼围作一团的母子几人,心里轻轻叹息,孩子是需要母亲的,谁都代替不了母亲的位置。
虽然看不上大嫂,但为了大哥和侄子侄女,她还是能忍一忍的。
“大嫂这次回来,就不会走了吧?”
“不会。”安学民温柔的看着妻儿,一家人就要整整齐齐的。
忽然,他查觉到一只小手扯了扯他的衣服,低头一看,只见小女儿冲他挤了挤眼睛。
他心里一动,清咳一声,“对了,你大嫂这次带了不少东西回来,她说要送几段布给你。”
之前大家都穷,走亲戚拿上一包红糖十个鸡蛋,就算很体面了。
“算了吧,我可不想占她的便宜,不过,她哪来的钱?”
她是听说哥嫂回来时,带了几麻袋的行李。
安学民有些不自在的笑了笑,“她娘家补的嫁妆,她家里条件好了点,说是亏待了她,就给她补了点,我打算过几天就建新房子,到时请妹夫过来帮忙。”
对妹妹说谎,还是有些压力的。
安玉桃一点都没起疑心,主要是之前安学民的历史太好了。
她没有多问具体数额,只是替哥哥高兴。
“建房子?好啊,应该建,孩子们也渐渐大了,再过几年东海娶妻也有地方住,建个三间就好,泥胚好搞,村子里搭把手就行,费不了几个钱。”
她是觉得补嫁妆补个一百块就顶天了。
方圆百里的姑娘出嫁,都不会出超过这个数,有些心疼姑娘的,就多送一样大件。
不过,这种人家少,毕竟都是有哥哥弟弟的,家中大部分资源倾斜在男丁身上,是不成文的风俗。
她这一生都没有出过向阳岛,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所见所闻就是这些。
安学民不想建泥房子,刮风下雨不怎么舒服。
这次去北京转了一圈,他觉得北方的四合院挺好的,想仿一个。
“我想建五间砖瓦房,你弟媳妇的二叔是窑厂的,能不能帮着多搞些?”
安玉桃惊叫一声,“五间?砖瓦房?”
这么大手笔得花多少钱啊?大哥这是发财了?不对,是大嫂娘家补了多少嫁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