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里每个人脸上一派祥和,就连厨院出来的厨娘都安适地靠在石墩上打盹儿。
前世也是这样的时节,她正享受着人生荣华的时候,没有任何预兆地感染上了水痘。然后一切就来了个急转弯,随着李存睿被她牵连,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
算起来时间也快了。
前世虽然挺了过来,但这病还是比较凶险,关键是连累到了李存睿。
她也仔细回忆过当年染病的可能途径,记得那之前半个月她只上过两次街,一次买胭脂,一次买针线,再就是去相国寺上了回香,这些都是人员往来复杂之地。
如今她倒是能尽量不出门,李存睿却做不到,万一这一次没从她这传染上,反倒从别的地方感染上了呢?
京城里染水痘的,她肯定不是孤例,一定同时还有别的人也染上了的,或许,她已经可以去打听打听,如今哪里有发病的了。
第533章宫闱旧事
晏衡最近泡在国史馆的时间多。
一个日常锦绣蟒服,几乎一看就是个武夫的靖王世子,天天在这儿抱着堆书看,史官们看到这光景也是稀奇。
但也还是怕他站得累,临时给他了套桌椅,茶水什么的都给侍候上。
头几天他把十九年前大理寺,兵部,刑部以及宫廷里包括行人司等等衙门的人全罗列了出来,而后几日又查找灵帝身边的近臣和近侍。
这几日他则把李晏两家出事前期朝中发生的所有案子,能找到卷宗的都找了出来,真是从小到大读书都没这么用功过。
李存睿让他找人,当然是打算从灵帝这边入手查,而当时朝中发生的别的案子,则或许可以查到李灼晏晗是否有跟别的案子有牵连。
事情前后几年案子倒是发生了不少,分别与李晏两家拉上点关系的也有,但无有一桩同时跟李晏二人有关。
天气燥热,这日又遍翻无果,他少不得有些郁闷,只觉得闯进了迷局,脑子里乱成一团浆糊。
撑着书架埋头看了会儿脚下,抬头继续用功的当口,目光逡巡过下一栏的宗谱,他顺手抽出了一本来。
“世子,御膳房那边煮了绿豆汤,来,给您一碗。”
年轻的史官一手端了碗汤,递了一碗过来。
晏衡称谢,接在手里。
史官看起来也是个八卦的,本来这位爷在这儿,馆里的人就已经很好奇了,这会儿见他顺手反扣在桌面上的书,便搭讪道:“世子近来莫非要考功课?”
晏衡笑而未语,史官看他态度和气,便打开了话匣子:“世子要考功课的话,那下官跟您讲,您别看这位。
“这位就是个倒霉催的,您还不如看看那位直接病薨了的,那位可是当着文武百官指着时为皇子的灵帝骂过的,虽然死的早,却好歹留下个刚直的名声。
“您拿他作文章,才有东西可写。”
史官所说的倒霉催的,是指书封上的名字说。这书只是薄薄一册,写的是灵帝的哥哥端王的生平。
而史官说的直接病薨了的那位,则是灵帝的弟弟寿王。
晏衡喝了口绿豆汤,冰凉的口感让他心情好了点儿,听到这儿便唠了下去:“这寿王朝堂大骂其兄,固然刚直,也未免不计后果,少了点城府。事后死得蹊跷,倒也不足为怪。”
“然而有的人死了也是白死,也没留下个水花。”
晏衡知道他说的是端王,想了下便道:“听说这端王与灵帝一母所生,想来他跟灵帝关系应该不错,怎么后来又被囚禁了?”
“不就是宫闱里那点事儿?传说,是因为端王觑觎了灵帝的宠妃。”
“传说?”晏衡不敢相信这种词会是从一人史官的嘴里说出来。
史官嗨了一声,道:“这事没记在正经史料里,都是听前人说的,世子小时候不在京城,您可能不知道,类似宫闱这种事情,民间传的人可多了,毕竟也才十几二十年,又是这种艳闻,新鲜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