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锦瑟记得自己当时年幼,但也好奇,然而她爹却是不肯再说了。
她也就小孩子性子,也没追根问底,睡一觉也就忘了,此时再以长大后的心态却看,却是更加好奇了。
“后来漠北派来使臣游说,想让北地守军将领颜琛开城门不战而降。”
赵锦瑟错愕,嘀咕:“一般不会开吧,开了不就是个死吗?除非~~”
除非颜琛贪生怕死,叛敌了。
“颜琛开了城门。”
“啊!漠北提出的条件是什么?封王拜爵?”
“不知道,但颜琛提出的条件是留北地边城二十万百姓性命,不屠城。”
“....”
赵锦瑟沉默了下,问:“那后来呢”
“漠北大军倒也的确守住了诺言,不动百姓,也是为了抓紧时间入城过境,直走甘南道要杀入我蜀国腹地,不过路上遭遇我蜀国三道联合绞杀,打了三天的战役,自知不敌,匆匆从皖南退出,也算是我蜀国最后赢了吧。”
“...”
赵锦瑟摸了下有些微凉的脖子,说:“于国,这算是叛国罪吧。”
“是,当然算,甚至当时朝野上下都认定颜琛跟漠北早有勾结,不仅叛国,更是通敌,否则漠北时机怎会把握那般好,但颜琛却自辩自己并未通敌,只是思虑当时败境,选了一个最能保住北地百姓性命的法子,毕竟往日漠北的作风皆是屠城。”
赵锦瑟:“朝廷肯定不会听啊,因从国家角度说来,他放漠北大军入境不是等于把蜀国江山拱手让人么,难道漠北大军杀入腹地后就不会再杀人了?”
她倒不是批判,只是觉得这种做法是难以让朝廷跟君上宽恕的。
“对,本该难以宽恕,但颜琛说自己当时做出那样的决策,也是因为早已跟甘南皖南衡北三道守军联系到,打算放漠北大军入城,在甘南道伏击偷袭,以此解北地之危。”
赵锦瑟错愕,“如果是这样~~那他的做法也不算是错的,只能算是军机狡诈。”
傅东离却是面无表情,“可三道大军将领却没有一个承认跟颜琛有过这样的协定,他们伏击漠北大军,是出于当时管辖三道的大都督姜东流神机妙算,跟他这个叛将并无干系。”
“这~~那颜琛可有证据?”
“没有,不仅没有,而且还被自己的心腹副将指证他欺瞒下属将军们,自行决策开城门,如此,颜琛的叛国通敌罪名才算定了。”
赵锦瑟瘪瘪嘴,有些好奇:“那这颜琛跟宋城的关系是?”
“写军部投状书为首的就是宋城,也是他亲自在宫殿上亲自向君上举报投状了颜琛。”傅东离看赵锦瑟摸脖子的行为,也不再卖关子,继续说道:“后来颜琛被论罪以五马分尸处置。”
“死了啊,诶~”赵锦瑟叹息。
“你为他叹气,觉得他说的是真的?”傅东离问得很突兀。
“啊?没啊,我就是觉得~有点唏嘘,但对这件事,我既不是当时的人,也不是后世知道内情的人,怎么判断都没有证据,何必多说,不过十年前那么多铁证,要说他无辜也很难自圆其说吧,我爹后来没跟我说,大概也是因为这人已被处置,怕吓到我。”
赵锦瑟感慨着,忽盯着傅东离,若有所思:“你忽然跟我提到这些旧事,是因为宋城忽然被君上厌恶,也跟这件事有关?”
“对,有密令证明宋城当年参与过眼颜琛的叛国决策,并不像他嘴上说的那么无辜,。”
难怪啊,难怪宋家一下子就完了,宋玉宁也被放弃了。
“不对啊,如果真有这样的事儿,宋家还能全须全尾?怕是宋玉宁都得死在邯炀吧。”
自古君王的心眼可从来都不大。
“只是密令,没有证据,加上当年因为宋城投状有功,君上特地恩赦过,如果重新处置宋城,也怕当年的处置会有人怀疑,所以君上并未在明面上表露此事,只是私底下放弃了宋玉宁。”
“然而距离太子成婚已有这么多年,宋家还是没出事~~宋城也活得好好的,那就意味着~~”
“君上打消怀疑了,或者说太子让他打消了怀疑,因为当年明面上不处置宋城本就是太子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