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功,上课,巡铺,打听消息,酿酒,磨笛,收拾唐宅。
每日周而复始。
他实在太忙,常常没空与他们一块吃饭,一日见不上一次面是常有的事。
常常听到下面的劈柴声,出去一看,新柴已劈好,一抹高大的人影闪出了铺子。
楼侧的小棚子传来他咳嗽的声音,和刷刷刷磨笛的声音,探出头去问要不要端杯水给他,他说不必了的声音又从后门传来,接着是马蹄哒哒,走远了。
他的书教的一日比一日好,朗朗读书声越来越响亮,依旧是男女老少皆收,学费低廉。
酿酒的诀窍已然掌握,连唐家的秘方杜康,都慢慢学得了真传,一坛比一坛香。
更别说笛子,每一根笛子体态都极富美感,如名师巧匠做出般精美,笛声悠游柔转,犹如天籁之音。不过三个月时间,有生雅物的笛子便一笛难求,常常需要重金预订,变成了扬名崇延的名铺子。
而麒麟书肆,孟鹤棠可谓花费了大量心思。
为吸引顾客,为让铺里的书册千样百种,他大力推动鼓励民间百姓投稿,筛选最好的制成书册。内容多是奇闻异事,女子爱看的小话本,最让人咂舌的是其精致特别的封面制作。
有的封面刷了香粉、金粉,有的加盖了名人印章,有因温度而变色的画像,甚至,还有粘一片飞禽之羽,镶了几片贝壳的……实在是无所不用其极。
很难令人相信,一个人能拥有犀利的商业头脑的同时,又拥有高超的技艺,且还拥有一颗不逐名的平常心。
没人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
这般奇人,名气很快传遍崇延内外。
他们不再议论他年少时的荒唐疯癫,也不再在意他与唐寡妇的牵扯不清。若是提起来,便觉像他这样才华横溢,头脑不凡的人,身世和遭遇当然不能与一般人相提并论。
只可叹他至今未婚,只钟情已香消玉殒的唐寡妇,白白浪费这样的好才俊。
然而,没人知道,这好才俊对自己是一点儿也不满意。
他什么都能做好,不知为何,却做不好包子。
从前,他每天深夜都要出门,后来,变成每天深夜做包子。
一个人和面发酵,剁肉做馅,擀面包包子,最后放到水面上蒸。
常常吴闫真他们早上起来,厨房锅里都有一整笼温热的包子。
只是,这些包子要么没发好面,要么面烂了,要么馅没味道。有时可能做的实在太失败,他自己也不好意思被人看见,通通被他倒到垃圾桶中。
冯四余与他的两个徒弟几乎没有吃过。
吴闫真也不太敢吃,因为每次吃,感觉自己吃的是孟鹤棠的心,一嘴的苦涩。
清明当天,吴闫真约了钟静夫妇去踏青。
孟鹤棠推拒数次之后,他们本也放弃了他,没想到,唐来音亲自驾到,把他叫到屋里,一顿叽里呱啦训斥之后,他就乖乖从了。
因为唐来音说,要带孟鹤棠见她的哥哥嫂嫂。
而孟鹤棠事后回想,又暗暗庆幸他当天幸好是去了,不然,他就发现不了某人的胆大妄为,无法无天了。
那是在拜祭完冯川,以及唐有生夫妇之后发生的事。
孟鹤棠最后一个上香,众人都走远了,他还在唐有生夫妇坟前站了许久。
待他出来的时候,远远发现他们已走到了山下湖边,看起来似想乘船游湖。
他大步下去,走到一半的时候,听到里侧灌木丛后,传来人的低语。
今日是清明,四周山坟不少,有人不奇怪。
孟鹤棠本欲不做理会,可他听出里边说话的人,是冯四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