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祁和很小的时候开始,华疾医就成了祁府的座上宾,被当作一等门客供养着。
华疾医为这份礼遇始终心怀感念,做事勤恳,为人本分,肝脑涂地地把照顾祁和的身体当作己任。
不过,就华疾医至今都没有诊出祁和根本没病一事,足可以看出他的真实水平。
——努力有余,先天不足。
纵出身如何,有怎样的良师,只要自己不开窍,那是神仙来了都没办法点化的。华疾医便是这样冥顽不灵的朽木。
祁和早已发现了华去疾的滥竽充数,但仍愿意无怨无悔地供养他,一方面是华去疾除了医术不好以外,什么好多;一方面则是因为祁和坚持想要让历史按照它本应该有的样子发展下去。他需要一个抬轿的人,去坐实公子和体弱的传言。
当时的祁和还年轻,很天真,坚信只要自己努力作下去,早晚有天他会变成一个货真价实的病美人。
届时他就会多找个真正有本事的神医来,成就一段凄美的传说。
可惜,一直到今天,华疾医依旧是祁家府上医术最好的人。
华疾医演技十分精湛,尤其是在假装神医这一块的气质,那尺寸拿捏的总是恰到好处。一袭青衫,鹤发童颜,端的是目下无尘,身后还会跟着两个玉雪可爱的小药童,从府中穿堂而过,让人根本不敢心声质疑,与之攀谈。
华去疾来时,带着满脸不似作伪的担忧与关怀,他真的挺喜欢公子和这个年轻的主上的。
祁和也很喜欢华去疾,希望这位“神医”能发挥出当年第一次给他看病,就把一个小小的风寒,生生诊成好像他真的得了什么不治之症的本事来。
华去疾上前,翻过来调过去地换了好几种诊脉的手势与角度,眉头紧皱,面色沉重,也好像真的让一切都朝着祁和所希望的方向去发展了。
于是,当华去疾把祁和纤细到仿佛一捏就碎的手腕放下后,祁和就“有气无力”地第一时间开了口:“华疾医,我这身子如何?”
按照以往的惯例,华去疾这个时候就该柔声安抚祁和几句,再把婢女去月、霜月叫出去,说一番凝重的话了。但今日他却一反常态,喜笑颜开,用从未有过的高昂声音道:“公子的脉象一息三至,和缓有力,虽尺中浮脉,但应是受三秋所累,已是大安之兆啊。”
祁和很想让对方说人话。
但华去疾却已经喜上眉梢地开始吟诗了,应该是诗吧,祁和其实也不太能确定:“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
好了,不用说了,祁和都懂了,哪怕是华去疾这个水平,都已能诊出他很健康。
其实祁和自小是有些胎里带的病弱的,华去疾一直无法对症下药,虽三天两头送来不同的药丸,但在祁和眼里那药丸比一口酥还甜,顶多只能算是古代版的水果糖。
前天之前,祁和还自我感觉得了小感冒,鼻子囔囔的,说话的声音都不对劲儿。谁曾想造化弄人,一场秋雨兜头浇下,他的感冒不仅没加重,反而不药而愈了。他真的、好、高、兴、哦。
“也不能把话说得如此之满。”华去疾赶忙拿出了在宫中行医多年的职业习惯,把本来起得高高的状态,又压了一些回去。
宫中的御医大多是这样的不粘锅,好了不敢说多好,坏了不敢说太坏,只要人不是死在自己手上的,那就是胜利。要不是因为这种毫无狼性的工作环境,以华去疾的水平,也不能一直在太医院里安安稳稳的混下去。
在华混子于祁家安享“晚年”了这么久后,他终于回想起了曾经的职业危机,开始拖着长腔,胡说八道。
但祁和已经不想再听了。
去月在送华疾医离开时,倒是很关心祁和,不断小声地询问着:“公子可就此大安了?”“之前那般病重,如今怎么会一下子好了?”“昨夜公子淋了一晚上的雨,真的没有影响吗?”诸如此类的话。
华去疾自己其实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他这人最擅长的就是盲目自信,以及胡说八道。他坚信是他治好了祁和,哄去月说公子之前一副弥留之际的模样,实则是在为浴火重生蓄力,只要坚持吃药,终有一日公子会与正常人一般无二。
“姑娘且安心吧。”华去疾捋了捋自己的一把美髯须,整个人都松快极了,“昨夜公子雨中漫步,恐是药力烧体,让他本能做出的行为。”
“与大将军生死不明,毫无关系?”去月一愣。
华去疾亦是一愣:啥,大将军咋了?
大将军在寻南坡下殊死一搏,却身中数箭,当场昏迷,看上去已是回天乏力。连司徒府的人都默认了纵使能在第一时间把司徒品运回雍畿,他也活不下去的现实。所以,司徒家的谋士想的更多的是如何及时止损,而不是为大郎君忧心。
满府上下,除了司徒夫人与少将军司徒器,竟无一人觉得司徒品还可以抢救一下。
司徒器在棺材中躺过之后,好像就一下子开了窍,虽行事还是有些不得章法,始终如一头青涩稚嫩的小兽,但至少他愿意撞个头破血流,去为他阿兄博一线生机。他忍下屈辱,耐心回到父亲的书房,打听着一切可以打听到的与大哥有关的消息。
谋士们一脸喜气,事情终于有了转机。
“幸有宸王力挽狂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