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吉林小说>仙二代在古代逃荒搞基建>第110章 行酒令

第110章 行酒令(第2页)

因此起初她还有些拘谨,故意吟诵一两句以前做的诗词,果然立即有人来邀请她参加行酒令,几句交谈下来,她抛却了忐忑,掌握住谈话的主动权,将对方情况扒个干干净净。

“好了,现在人齐了,可以让郑娘子出来了吧!”坐在上一位看着年岁稍长,约而立之年的男子冲着旁边的小厮道。

“郑娘子马上到。”小厮笑着道,招手让人摆好酒杯和酒。

“大家有的是一起来的,有的是被人邀来的,郑娘子来之前,不如我们互通个姓名,若是因此遇到一两知己,写出名作,那我们其他人也算与有荣焉。”

座之人话,底下士子们便笑着互相介绍一番。

座的姓潘,是淳化十八年的举人,第二年会试没过,但国内形势如此,他索性没再考,投了宁王,被安排到长安城当个小官。

其他士子们大部分都是秀才,还有根本没下场的,做了官的就潘举人一个。

并不是说他人的才学不及潘举人,只不过近两年局势动荡,科举考试已经停了三年,想考也没地方考,而且,在座的士人大多家中非富即贵,也想着待价而沽,看看情况,博个从龙之功。

当然,这都是隐晦的小心思,没人会直接说出来。

温瑜旁边的大耳兄姓苏,无功名在身,唯家中有闲钱一二,又因他平日酷爱诗词,所以每次行酒令都喜欢掺和。

温瑜信口胡诌了个身份混过去,她的下一个就是姜竹清。

“我姓姜,家中排行老幺,因此好友又多唤我姜小,如今并无功名在身,来长安城就是想碰碰运气。”姜竹清道。

至于碰什么运气大家都心知肚明。

众人介绍完毕,郑大娘子不偏不倚正好到场。

“郑娘子可叫我们一番好等。”

“对不住,是奴家来迟了,奴家先自罚一杯。”郑娘子也不恼,端起一杯酒饮尽,末了还倒扣过来示意一滴不剩。

这显得说出此话的潘举人有些小家子气,他也察觉到这点,脸色更黑了些,不再言语。

郑娘子却不能让客人生气,这是她的职责,因此款款移步,“好些日子不见潘举人,听说今日长安城的怪事已经被解决了,潘举人大功一件,升迁在望呐。”

郑娘子软话吹捧几句,将潘举人说的面色和缓,心中不快顿消。

不过她也没多少,过犹不及,随后暖场打趣几句,将氛围活络开,便开始主持今日的行酒令。

虽然郑娘子的容貌只能称得上清秀,但他在凤阳歌舞能够小有名气并且一直未曾衰落,全靠她的才气。

姑娘们做的事叫“席纠”,也就是主裁判,来这里的大多是自恃才高的文士,在行酒令过程中无论是宣令、指斥还是判罚,都必须说的又敏捷又巧妙又风趣,言辞雅驯有理有据,对景好笑——你说张大郎这个行令得好,好在哪里?李四郎犯了错,错在哪里?

一个说不对,被文士嘲笑还是小事,消息传出去了,不仅自身的风评大跌,连带着凤阳歌舞楼的评价也会降低。

姑娘们的席纠做得好,便会有文人赋诗“巧制新章拍拍新,金罍巡举助精神。时时犹得横波盼,又怕回筹错指人。”

如果做的不好,没个三两回下来便张口结舌,手忙脚乱,少不得作诗自嘲一“南行忽见李甚之,手舞如蜚令不疑。任尔风流兼蕴藉,天生不似郑知都。”

到了郑娘子这种程度,无论是做席纠还是日常谈论说笑,时时处处事事都能做诗出来。

“既如此,今儿的行酒令就开始吧,各位文士可定好了明府和觥录士?”

郑娘子拿出一双骰子和一只酒杓放在桌上,这是明府要负责的。

喜欢仙二代在古代逃荒搞基建请大家收藏仙二代在古代逃荒搞基建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书友推荐:晋末长剑少妇的沉沦升温镜中色只在梨花春雨处(np)正义的使命花开百年城里的香艳有瑕父女,高直男宿主被反派强制爱了玻璃灯春盼莺来被嫡姐换亲之后芭蕾鞋沿河路同居的野痞糙汉又把小娇娇亲哭了还珠之含玉四合院中的路人1979黄金时代和大叔奔现后
书友收藏:青云官道影视那些年我们的意难平绝色佳人破云官道权途全民:天赋长生,我出卖寿命成神截教扫地仙的诸天修行苏璎盛敬锋综影视之创死所有主角权力巅峰:从借调市纪委开始官家天下小知青太彪悍,京院荣少他超爱婚色糙汉,嫂子:我真不是傻子了全民转职:修仙者废?看我一剑开仙门!苏媚赵春城浪漫时光被休后,我成太子的掌中娇超品神婿缠金枝(古言1v1,先婚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