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嗐,谁知道他抽什么风,大概是怕我搬了家,寄错了地址。”
送走姚二嫂,江满拿着信回去,就坐在屋门口拆开看了看,两页信纸,其实也没写啥,先问了家里好不好,大人小孩好不好,小孩长到多重了,交代清楚他的通信地址,让家里有事写信给他。
然后就是嘱咐她,别的事都不紧要,把孩子看好了。
还说,人家小孩满百日都要剃头照相的,天气好生产队有驴车去镇上,叫她抱孩子去照个相。剃头也抱去镇上理发店剃吧,村里会剃头那老宋头忒邋遢了,剃头推子都一层陈年老灰。
“不放心,有本事孩子你自己回来带。”江满撇嘴嘀咕一句。
想一想,满百日还早着呢,这才两个半月,他问小孩长到多重了,她还得找秤称,等哪天有空再说吧,于是随手把信放进抽屉里。
等到江满想起来回信的时候,都过去五六天了,她整天宅在家,还没顾上找秤称小孩。于是等肖秀玲来串门,叫她看门,自己赶紧跑去堂婶家借秤。
两个女人把孩子包好襁褓,又用大一点的包袱皮把襁褓包起来,系成个大兜子,秤钩勾起来称。
“小妹妹长几斤了”小陆杨踮着脚伸头看。
“哎杨杨你别捣乱,别拽妈妈胳膊。”肖秀玲张着手,在下边虚虚地托着孩子提防掉下来,江满则拎着木杆秤,拨动秤砣,等秤砣平稳了捏着秤杆看。
“这是几斤啊,我都不太认得秤。”
“我也不太认得。”两个女人扒着秤杆,一五一十研究了半天,十一斤七两。
两个半月,十一斤七两,记下来。
“小妹妹十一斤七两,那我多重啊”小陆杨踮脚拽着妈妈的胳膊。
“称一下杨杨多重。”江满低头看着小家伙一笑,“杨杨,你别动啊,婶子称称你多重,嗯怎么称呢”她比划了一下,“勾着你的鼻子称。”
说着就装模作样拿秤钩子要钩小陆杨的鼻孔,小陆杨两手捂住鼻子,嬉笑着躲开了。
“不能钩鼻子称,不能。”
“那你自己说,钩哪儿你这么大,又不是小妹妹可以包起来,钩鼻子呢还是钩耳朵”肖秀玲一边逗他,一边把包袱皮从他胳膊下横过来,在背后拦腰一捆,然后从背后钩住包袱皮,两人合力,把小家伙捆小猪一样拎起来称。
“二十八斤半是吧”江满给肖秀玲看了看秤。
“是的。”肖秀玲扒着秤杆看完,指指小陆杨的脑门,“你瞅瞅,人家小妹妹两个半月就长到十一斤七两了,你妈养了你三年半,才长到二十八斤半,回去赶紧使劲儿吃饭。”
第46章百日头
紧接着,就听到了姚大嫂怀孕的消息。这妯娌俩一前一后,赶趟儿似的。
二嫂怀孕大家不意外,她家老小领娣五岁,在村里人看来俩闺女,再生个老三很正常。可姚大嫂家最小的青芽都九岁了,俩儿子俩闺女,这么长时间过去,大嫂居然又怀了个老五。
江满听说的时候也很意外,不过转念一想,大嫂其实也就三十几岁,好像十八岁嫁过来第二年生的姚高产,高产十四,那么大嫂三十三岁,避没避孕不知道,反正三十几岁生孩子也很正常。别说她,时下农村婆媳一块坐月子的都正常。
江满听着日子算了算,跟二嫂的三胎只差了三个月。
二嫂这时已经熬过了早期的孕吐反应,肚子还没怎么显怀,正赶上秋收大忙,每天跟正常人一样,上工下田干农活,掰玉米,割大豆。大嫂就不一样了,她刚开始有反应,走在村里见人就苦着一张脸,一副虚弱乏力的样子。秋收时节都没怎么下田,请了假留在家里养胎。
结果姚二嫂来找江满串门聊天就变勤快了,一肚子酸水。
“成心让我看的,成心跟我得瑟,她这些年就觉着处处比我强,以前生了四个孩子都没见她这样。她现在分了家,老佛爷似的,也有娇气的资本了,一看见我就跟我说她哪哪难受,男人又给她弄什么吃了,怎么怎么心疼她了,四个孩子怎么怎么孝顺她了,怎么争着照顾她了。横竖就是想跟我说,她怀上了一家子伺候她,拿她当宝,我呢就是个苦命的,就是一根狗尾巴草。”
大嫂四个孩子都大了,她这会儿怀胎,分了家躲开姚老太,的确一家子顺着她,可二嫂的两个孩子都还小,家务活农活她都得干,这一点的确没法跟大嫂比。
大嫂要是再故意去二嫂跟前反复念叨,两人妯娌原本就不睦,也难怪二嫂满肚子酸水了。
秋凉一天天下来,孩子晚上睡觉又要盖薄被了,江满有事没事就把小孩放在床上,旁边东西都收拾干净,看着小东西在床上练习翻身。开始时先把脖子和脑袋扭过去,用力扭动身体,吭叽吭叽地使着劲儿,小短腿努力蹬着,还需要江满助推一把。
等到自己终于能翻身了,兴许是找着了诀窍,掌握了技能,便越发熟练,衣裳穿的少,一骨碌翻过去,便趴在床上撑着两手,翘头看着江满笑,逗一逗知道咧嘴笑,有时还能咿咿呀呀发出声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