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关于运输和储存的事儿,古建党虽然没有明说,但也隐晦的提到了他们家在军区的院子特别的大的现状。
古建国跟女儿商量,觉得要是可以的话,他们要不就把收回来的东西先放到古建党的家里算了。
比如一些大型籽料,可以先寄存在那里。
那里毕竟是军区,古建党又是二把手,只要他本人不出事儿,只要能把东西顺利的运进去,那这东西放到他那里就是再安全没有的了。
大号籽料的储存地想好了,而剩下的一些中小件的话,古建国完全可以自己带回来。那些东西堆堆落落的自家也完全能放得下,倒是没有多大的问题。
古明妍还提出了,这事儿要能成,肯定是少不了得靠自家大伯帮很多的忙的。就不说古建党得帮着给推选合适靠谱的引路人了,就是这来回的去农民家和把籽料运回军区,一路上的用车,不也是得靠他这个军区大佬帮着上下打点嘛。
这还是第一次古明妍觉得自家还算是有点儿特权能用的了。否则,即便自己再有想法再是迫切,没有大伯的强力支持,她也不能逼着自家老爸去疆城挨家挨户的跟人农民家敲门要买籽料,然后靠着老爸肩扛手提的把石头给她弄回来吧。
就当地人的敏感排外的性格,古建国不被人打出来就算好的了,她也不能干这么坑爹的事儿吧。
所以,这件事最后能不能成的关键还得靠大伯的助力。父女俩商量着,别管这事儿成不成的,他们都要给古建党留个最大最好的一块籽料,就当是答谢他的帮忙了。
另外,联想到拉自家大伯一起下水收集邮票的事儿,古明妍也提出了看古建国到时候能不能也拉上他大哥一起,跟他一起凑个份子也收点籽料在家里屯着的想法。
古明妍想着,自家大伯家在军区那才叫无处消费呢。这么多年大伯伯母两口子也就俩儿子,大堂哥现在还去当兵去了不用他们养,剩下个小儿子也就是供个吃喝,上学穿衣的基本就没什么成本。
两口子都有工作,大伯还是军区领导,津贴什么的肯定也不低。
他们家肯定也攒了不少的钱了。与其把钱放在那里坐等贬值,还不如利用在疆城当地的便利,多多收些上好的籽料用来保值呢。
他们本身就在本地,又有人脉,按说是要比自家这么山高水远的去够这些东西要方便许多的了。
自家既然有这么个好的“投资”项目,又要受到人家这么大的帮助,把人拉着一起加入挣钱才是正理。反正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大伯家更好了对他们整个大家族也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是不是。
父女俩把前前后后的事情都商量妥当了。现在唯一摆在他们面前的困难就是古建国本人目前来说并没有什么机会能去到疆城。
虽说可以放心古建党,但这事儿毕竟是他们家提出要做的,具体的要收购多少,以什么价格收购都是需要古建国亲自去当地看了情况后才能够决定下来的。
就算他们也打算着这事儿若是顺利,以后也会持续的收购籽料,但这最初的标准还是得由他亲自去当地先定好的。
加之信里到底是有很多话都不便多说,古建国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去那边跟古建党亲自谈谈的,那这就要求了他必须得亲自去一趟不可了。
作者有话要说: 父女俩想好了所有的过程,却忘记了最关键的是能不能出的了门,想想也是蛮醉的了,哈哈哈。
第71章目标达成(一更,二合一)
身负公职的古建国十多年下来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曾疏忽过,就算是做他自己私下里的那些个买卖,也都只是利用自己出差时候的便利条件,在工作之余的顺带罢了,只是这一次,他第一次萌生出了想要请一次长假,去疆城把这玉石的事情给办了的念头。
倒不是古建国有多么的财迷心窍,贪心到宁愿耽误工作也要去投机的程度了。他这次有了请假的想法,本身还是有多层次的考虑的。
他古建国也不是一直都能够顺心顺意的,像是之前那回,家里闺女儿想要丝绸了,没多久后他就有了能去杭城出差的机会的事情,到底是不会一直在他身上发生的。
他身为厂领导,还是十分清楚厂里各项工作的运作的。
安城纺织厂的工作安排当中,一年下来也不会有超过两次的去疆城出差的机会的。今年的一次是之前的老孙那拨人已经去过了,而下一次再去的话,估计就要到差不多年底的时候了。
就算那时古建国能以各种借口理由争取一下,能让他一个厂长有去那边出差做运输的工作的机会,但估计等他到了那边,大概率也会是白走一趟,收不上什么好东西回来的。
要知道,和田玉原石中上好的流水料是经过雨水雪水冲刷流入河,随河流流入水中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地农民会在冰雪河流溶化后,下河去找籽料的原因了。
那么他要是等到年底大冬天的时候过去,那边的河流早就冻上了,没有新的原石可采,而春夏里采集上来的籽料估摸着农民们也都留不到冬天的时候,早就给了收购站,交换他们衣食住行的花费去了。
所以,古建国要想等到厂里有机会去疆城出差的时候再去那边,今年是不可能的了。
可若是等到了明年,谁知道到时候又会是个什么情况呢,能不能成行都是个问题。
而且古建国也不想把这事儿漏出去叫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