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九福倒是庆幸自己答应了大儿子的请求,还因为担心二儿子心中觉得他偏心硬是捎带了他,不然的话岂不是要错过了一个练习阴阳五行拳的好苗子。
一开始严玉华还天天起早旁观,一边是心疼儿子,一边也是觉得一大二小并排练拳的样子十分有趣,不过时间长了,严玉华倒是也习以为常,不再跟他们同时起来了。
练着练着,倒是又出了一个意外,却是入秋之后一直有些奄哒哒的小猩猩也总是过来看他们练拳,一开始赵九福只以为它是看稀奇,就跟人喜欢看马戏似的。
一段时间之后,这只小猩猩却似模似样的跟着他们一起打拳起来,那动作不说一模一样吧,也有五六分相似,看得人啧啧称奇。
赵九福也没阻止小猩猩的跟随,偶尔还特意矫正一下它的动作,大约是大量的灵泉和蓝晶果起了作用,小猩猩的身体一直不错,要知道那些带着异兽回去的大臣们已经暗暗叫苦,这段时间死去的异兽不少,他们一个个只得进宫请罪,最后想法子把尸体制作成标本放起来。
因为赵九福家里头这只养得好的缘故,这段时间不少人上门求教养异兽的法子,赵九福隐瞒了灵泉和蓝晶果,其他都一五一十的说了,但那些异兽产地不同,习性不同,想必他们能用发法子也少之又少,只能无奈离开。
一大二小变成了一大三小,倒是成了赵家的一道奇观,赵九福心中暗道严玉华说得对,这只小猩猩可不就是成了他们家的小儿子了。
赵家的日子有条不紊,朝堂却发生了一件大事,户部尚书李松仁终于呈上奏折告老还乡,这件事看似突然,却在所有人的预料之中,甚至发生的还比他们认为的晚了一些。
第244章你想好了吗
李松仁一告老还乡,朝中群臣都琢磨着之后是不是就该赵九福上位了,毕竟皇帝这一个布局已经放了多年,这时候赵九福晋升为户部尚书的话合情合理。
似乎除了赵九福自己之外的所有人,都默认他即将接任户部尚书的位置,甚至李松仁一次还特意将他请到房中,笑着说道:“赵大人,以后户部就靠你了。”
一位年纪还未满四十,一路从贫家子一步步晋升上来的尚书,在所有人的眼中那都是圣眷优容的代表,只要赵九福不要行差就错,以后的前途不可限量。
以至于李松仁还未真正的告老,文武百官倒是真的把赵九福当做半个户部尚书来对待了,甚至其余五部的尚书大人对他也更加客气了一些。
更让赵九福无语的是,他的老丈人,严家的老爷子,如今还待在吏部右侍郎位置上的严波,对他的态度也变幻莫测起来。
要说严波此人,样貌一般,才学一般,能力也一般,提起他来朝中就没有一个人会夸赞的,但让人不得不承认的是,严波他什么都一般偏偏运气好。
这运气不好能投身到严家吗,严老爷子为先帝干了一辈子,最后可以说是为了先帝而死,先帝本来就是心软的君主,大手一挥将原本只是五品小官的严波直接塞进了吏部,这三级跳的速度简直比别人熬了一辈子还要快。
等新帝上位之后,不少先帝因为人情,因为面子,因为各种理由塞进六部的官员都被清退了,若是有能力的还好,至少还有能待着的地方,若是没能力的就得回家吃自己,若是没有能力还贪婪的,如今早就成了菜市口的血和狱中的囚。
偏偏严波的运气好生了一个好女儿,当年他把严玉华匆匆忙忙嫁给赵九福的时候,多少人暗地里笑话严家做事不讲究,当年跟禄国公府定亲的时候,他们家二女儿可还未出生。
那时候有人羡慕赵九福狗屎运娶到了严家的女儿,笑话严玉华婚事被妹妹抢走只能低嫁,现在这些人却惊掉了眼睛,用风水轮流转来形容赵九福与严玉华的婚姻再合适不过。
谁能想到当年的末尾小官,如今竟然能力争尚书之位,要知道户部尚书可是正二品的官员,站在这个位置就可以俯视大部分官员。
严波的能力众所周知,像他这样在吏部做事情,还能把自己做的跟隐形人似的也是少见,如今他还能留在吏部好好的当他的吏部右侍郎,不少人都暗地里琢磨着,这肯定是赵九福的功劳,不然怎么就偏偏严波这人能留下来呢。
到底是不是无人可知,赵九福偶尔听说了这谣言一耳朵,心中倒是觉得好笑,他可不觉得自己能够完全的影响到皇帝,尤其是在挑选官员这一块。
皇帝之所以会留着严波,与其说是给赵九福面子,不如说留着一个先帝时期的靶子,让人不至于觉得他会赶尽杀绝罢了。
比起其他人来,严波确实是毫无长处,但他却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胆小怕事,在官场之中恨不得将自己变成面条人,这样的人留下来也无伤大雅,这才是皇帝的最终选择。
也许赵九福的存在,起到了一个偏向性的作用,但绝对不是关键性的因素,若是严波自己不这么奉公守法,恐怕早就被换掉了。
偏偏赵九福看得明白,严波却看不透侧,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些话听多了,他居然也这么认为,甚至一度对赵九福讨好的有些谄媚。
对于这个老丈人,赵九福心中也感慨万千,要说他势利眼的话肯定是有的,要说多坏倒是没有,所以看在严玉华的面子上,他也愿意与严波应酬一二。
其实比起严波来,赵九福对小舅子严涛更加看重一些,与自己的父亲比起来,严涛身上更有几分棱角,虽说在为人处世上有些欠缺,但才干和能力却是不少的。
只是严涛的运气不大好,当年连续考了许多年才勉强考中了进士,偏偏还是个同进士,这般一来在晋升上面便有关卡。
赵九福回京之后与严涛畅谈过一次,两人都觉得留在京城的话想要往上走太难,若是能够放到地方之处,做出一些成绩来,反倒是更好一些。
只是此事一提,严家那边白氏就极力反对,甚至一度要死要活的阻止儿子外放,被她这么闹腾着,严波也就不大赞同,他也是一辈子从未离开过京城,在他看来京城自然是比外头好的,他一个吏部右侍郎的儿子,也不需要去外头吃苦头。
后头严涛到底是拗不过亲爹亲娘,把外放的心思按下了,果然这些年官位一动不动,想要在京城混出头实在是不容易,这里的聪明人太多,以至于就显得普通人蠢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