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吉林小说>儒剑仙>第八十章 蜕变

第八十章 蜕变(第1页)

在宣纸上写下两个字之后,宋知书并未着急默写,而是停了下来,静心思考。

“朱熹圣人曾言,四书中先读大学,再习论语,明悟大学之道,知圣人之意,如今我入知行境,知我算暂且做到,又开始行万里路,需要在行的过程中获得知,如此行亦非常重要,而中庸之道,是做人之道。”

“故而能让我在行的过程中,找到最完善的点,对我此次知行有着很大的帮助,如此选择习中庸,也算视自身情况而定。”

宋知书自语,明悟知道这样做无误后,这才再次提起笔,写下一行字。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这句话的意思并不复杂,可以理解为天所赋予人的就是本性,遵循着本性行事展就是道,把道加以修明并推广于众就是教化。

说的是天会赋予每个人不同的本性,人应该修行理解自身的本性,然后把它推广下去。

宋知书写完这句话后,继续思索当初在太昊剑宗所做之事。

因为李刀等人和自己遭受的不同,内心无法做出妥协,然后遵从内心行事,其实就符合了这句话的意思,同时在自己做完这些事情后,剑宗开始有了些改变,底层弟子得益,并受到了影响。

当然这并不是说宋知书已经做到这一步了,他只是刚刚开始接触而已,并未完全理解。

“大多世人认为的中庸之道是平庸之道,说做人做事应该圆滑,两边不得罪,还有人认为中庸就是要取折中的意思,居中调和,自行权衡利弊,两全相害取其轻后再去行事。”

“可这些都是后人的曲解,距离真正的中庸之道相差甚远,甚至截然相反。”

“中庸之道,其核心思想是为人居于中正之道,不偏不倚,以自然的纯正人性提高自身修养,要时时处处都符合中正、中和之道,然后对待万事万物。”

宋知书并不是单纯的默写,而是在不断理解细细体悟中庸之道的意思。

直到所有文字都默写完成。

宋知书停下笔,闭上眼睛的同时,心绪也变得更加平和宁静。

而这时,一道儒家正气也自宣纸中跃然而上,没入体内。

默写儒家经文,沉下心神,没有任何功利心的去进行理解,收获儒家正气也自然而然。

良久,宋知书睁开眼睛,随后将那篇中庸之道拿起,又细细的看了一遍,最后选择将其烧毁,除了谨慎不想被外人看到外,自己更想每一次默写和行事的过程里,对中庸有全新的感悟,不想被以前的理解缠住。

做完这些事情后,宋知书收起笔墨纸砚,然后将五百份烈阳矿和圣人剑胎摆上来。

“现在圣人剑胎是下品法器飞剑,晋升一次便是中品飞剑,成长的过程也非常简单,以浩然正气包裹铁矿材料和剑胎便可,就是不知道这第一次晋升需要多少。”

宋知书稍作思索,便没有在犹豫,直接涌动体内的浩然正气包裹二十份烈阳铁。

嗡!

下一刻,二十份烈阳铁震动,散出一道道光芒。

与此同时,圣人剑胎也在此刻出嗡鸣声,二者升起,继而相互融合。

这个过程并不久,莫约一盏茶的功夫就完成了,二十份烈阳铁被完全消耗,圣人剑胎却并无多少变化。

“不够。”

宋知书看到这里,选择继续,这一次用了五十份。

总共七十份烈阳铁被融入了其中。

圣人剑胎也在此刻绽放出道道剑意,看起来锋利无比,可依旧是下品法器飞剑,但距离晋升品级似乎不远了。

见此,宋知书眼神微亮,又喂养了三十份烈阳铁。

铮!

剑鸣声出现。

圣人剑胎外表生改变,不再普普通通,纯白无暇,光芒夺目,正如初次见到一般,但比之从前,剑意更为浓郁,似乎蕴含更为强大的威力。

成了。

圣人剑胎成长为中品法器飞剑。

宋知书有些惊喜,不过并未继续喂养,稍稍招手,圣人剑胎抖动,落于手心,触感冰凉,不过由于剑胎和宋知书本命相连,他并没有感觉到丝毫不适,甚至于剑胎在成长过后,自己的实力也得到了增长。

当然这是圣人剑胎带来的,并非意味着宋知书修为也变化了。

也就是在宋知书将剑胎蜕变为中品飞剑的时候。

一道信息也涌入了脑海当中。

【五行聚灵阵】

一般法宝当中都会铭刻阵法,因其品级的不同,铭刻的数量也不同,而圣人剑胎每提升一次品级,就会自动诞生一种阵法,第一种是千变万化阵。

而在剑胎成长为中品法器后,又诞生了第二座阵法,就是五行聚灵阵。

顾名思义,就是能够自动吸收五行灵气,纳入剑身当中。

吸收的时间越长,剑胎的威力也会越大。

书友推荐:书呆子很苦恼网恋到顶头上司了!虐主文的NPC消极怠工了[快穿]于青春盼莺来神婿叶凡芭蕾鞋龙王令每晚都进男神们的春梦夜泳直男宿主被反派强制爱了少妇的沉沦绝世强龙升温城里的香艳封神:开局一个凤凰分身满唐华彩炮灰是心机美人(快穿)我的绝品老师青云之驭娇红人
书友收藏:及时行乐NP重生表白失败,校花急了梦里花(强制、NP)玄幻:老婆女帝,萌娃大闹九州魔门败类浪漫时光破云系统赋予我长生,却忘记赐我不老我能采集万物婚色糙汉,缘分似梦NBA:开局交易麦迪,震惊联盟东恒青云嫂子:我真不是傻子了桌边[校园]科举:儿啊,光宗耀祖全靠你了花开百年全球畸变:开局活吞黑曼巴蛇缠金枝(古言1v1,先婚后爱)青云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