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王敦,费尽心思夺来权力,却没能力驾驭。一手好书法,却不懂治国之道,派的圣旨,要论书法,很值得收藏,要说内容,能把人气死。江南这块好端端的肥田,硬是被王敦整成了烂菜地。
司马睿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很想个圣旨纠正一下,可惜,圣旨在宫里转个来回,又回到了他手里。当然,这种局面,王导也没办法,劝过王敦,根本不听。
司马睿明白,自己是没啥希望了,要想扳回这一局,就得靠儿子。别的事干不了,给儿子选个老师,自己还能做主。于是精挑细选,给太子找了个太傅。一切都好,唯独身子骨不行,命短,死自己前边了。这回,司马睿彻底绝望了,看来老天真不想帮自己,越想越气,最后竟活活把自己给气死了。
司马睿一生低调内敛,与世无争,躲开了内斗,躲开了乱世,最终没躲开权力。普通人的胸怀,帝王的高度,终究气量小了点,愁死了祖逖,气死了自己,留给太子的,跟当年留给祖逖的一样,除了官衔,一无所有。
对太子来说,有这个官衔就够了。当年祖逖也是这句话,祖逖成了,太子也能成,因为太子的能力不输祖逖。
公元322年,司马睿驾崩,太子司马绍继位。
司马绍文武全才,有勇有谋有魄力,从小温贤孝顺,聪明和善,江南没有人不佩服,唯独除了王敦。
王敦知道这小子厉害,内心很忌惮,掌权之后就想废了他。有一次逼问太子辅臣“皇太子有什么功德值得称道?”辅臣回答“这孩子从小就知道探讨国事,替皇上分忧,这就是孝顺。”这话不软不硬,周围人都很赞同,王敦阴谋没有得逞。
阴谋不行,就来阳谋,等到司马绍称帝,王敦就谋划起兵赶司马绍下台。同时司马绍也开始筹划平叛,表面奉迎王敦,屈尊讨好,以骄纵王敦。暗地里秘密筹划,以待天时。
这一回,老天给了司马绍面子,没多久,就把王敦弄病了,还是重病。王敦才谋划了一半,就下不了床,这倒霉的王敦。
情报快到位,司马绍赶快派人去慰问,当然重点是核实情报。同时亲自去窥视王敦军营,以便制定征讨计划。
王敦毕竟是老狐狸,治国菜鸟,带兵还行,很快察觉不对,被迫仓促起兵。当然得自己亲征,下不了床,抬着去。
司马绍毫不示弱,出兵迎敌。但王敦瞎搞了这么久,人人都怕他,特别是普通人,所以士兵心里多少有点惧怕。
为了消除恐惧,司马绍放出大招,一边造谣说王敦已经病死。另一边让王家结队举丧,随军出征。这一招不但骗过了自己人,连王敦的队伍都相信了,确实高招。
王敦气的抓狂,不得不露面,稳定军心,可惜王敦,使劲太猛,一口气没上来,不但没下床,还把命给丢了。
王敦死后,干儿子也没客气,直接席筒一卷,就地掩埋。然后继续饮酒作乐。这套路,终究没瞒过其他人。等到两边交兵,才知道这个干儿子就是个酒肉公子,没砍两刀,人就溜了。可惜酒驾,没跑掉。战后,王敦被掘坟斩尸,以泄众愤。
可怜王敦,费尽心思,到底在争什么,不知道。
王敦死后,司马绍大事化小,不搞连坐,只是对王敦精心布局的烂摊子从新规划,王导不受影响。这等胸怀,甚至过祖逖,如果司马绍能多干几年,估计收复中原,不成问题。
可惜天底下没有如果,司马绍空有帝王智慧,还没来得及施展,就病倒了,临终前还在为缓解南北士族矛盾而努力,并下诏死后丧事一切从简。
更可惜的是司马绍死的过早,把位子传给了年龄过小的太子。还没上幼儿园就开始掌管天下,可怜的孩子,只能硬着头皮上,头皮不硬,也得上,这就是命!
公元325年,司马绍病故,随后,太子司马衍继位,年仅5岁。
年龄太小,坐龙椅上估计都没桌子高,所以安排太后庾文君听政,司马衍坐母亲怀里,怎么都能高过桌子,不至于挡住群臣视线。
庾文君不但漂亮,而且善良,标准的母仪天下,可就是不拿事。习惯了相夫教子,不习惯指点天下,唯一的作用是替皇上拍板。
皇上也不拿事,年龄太小,只有5岁。所以司马绍精心挑选了一套豪华班子辅政,司马绍虽然在位时间很短,但从托孤大臣的人选,就能看出司马绍的政治手段。
托孤大臣安排了七位,第一位西阳王司马羕,司马亮的儿子,跟老爸一样,没啥能耐,代表家族势力。司马亮是第一个被贾南风拍死的王爷。司马羕也一样,辅政没多久就被砍了脑袋。理由是支持叛乱。
第二位司徒王导,不用介绍,开国元勋,三代辅臣,从小就被高人施了法,只能做将相,不会有异心。
第三位尚书令卞壸,玩法律的,刚正不阿,跟曹叡的辅政大臣陈群一样,只认法,不认人。
第四位领军将军6晔,东吴都督6逊的后代,就是那个火烧刘备的6逊,代表江南士族势力。
第五位丹杨尹温峤,愚忠加死忠,早先是刘琨的人,就是那个闻鸡起舞的刘琨。派他来江南送信,来了就回不去了,刘琨被石勒胖揍,回去就是送死。可温峤偏要回去护主,死都拦不住,后来司马睿用了各种手段,才把人留下,保住了一条命。
第六位护军将军庾亮,清洁工的能力,董事长的权力,典型的皇亲国戚。司马衍的舅舅,庾文君的哥哥,有这两个后台,没人敢惹,权力到手后也没省着用,一口气差点把东晋整没了。
第七位车骑将军郗鉴,心胸宽广,为人正派,能文能武,北派侨族,但做不了侨族代表,因为有王导。郗鉴的最大特点是缓冲剂,能缓解其他六位辅政大臣的矛盾。
庾亮看王导不顺眼,想废掉他,郗鉴不同意,事没办成。陶侃手握兵权,想出兵讨伐王导,郗鉴不同意,事又没办成。
庾亮没废掉王导,却废掉了其他好多人。没办法,权力太大,人见人怕。以至于哪个官不顺心,就怀疑他在中间使坏。
陶侃没当上辅政大臣,就怀疑庾亮作梗,怀疑产生矛盾,矛盾产生仇恨。陶侃手里有兵,驻守荆州,跟当年的王敦一样,御北方,镇南方。跟陶侃结仇,庾亮可是一身冷汗,怕陶侃造反,就派温峤去坐镇江州,盯着陶侃。
司马宗没当上辅政大臣,也怀疑庾亮作梗,就心怀不满,庾亮又怀疑司马宗想造反,就派人把司马宗给杀了。
怀疑多了,就落下了病根,逮谁怀疑谁,不久又怀疑苏峻想造反,想夺了他的兵权,明升暗降,在朝里安排个高位给他。
喜欢两晋南北朝请大家收藏两晋南北朝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