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会如此简单。”魏明淡淡一笑,继续说道:“这些士绅之所以能够随意地拿捏百姓,最关键的一点还是绝大多数百姓都不识字。士绅让他们签订一个契约,他们都不知道契约上写的是什么,就稀里糊涂地画押了。”
“而朝廷的政令也是通过公告传递下去的,百姓不识字就只能够依靠识字的士绅来给他们解释政令。士绅掌握了话语权,哪怕是对百姓有利的政令,在他们的歪曲成盘剥百姓。”
“所以想要真正的瓦解士绅,根本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至少,要先让大量的百姓识字之后,才有可能。”
“让百姓都识字?这恐怕不可能吧。”道衍还是保留着对读书人的敬畏,他想都没想就摇头。
魏明呵呵一笑道:“短时间内让所有百姓识字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不过皇上可以让少部分百姓先开始识字。”
“难道要选一些百姓出来,教他们识字?”朱棣听得连连摇头,他觉得这个办法不现实。
魏明摇头道:“不用选,只要皇上让那些租种公田和皇庄百姓的孩子有机会读书写字。不出十年,士绅就再也不可能在百姓当中一手遮天。”
“不错。”朱棣笑着点头,显然对魏明的话很满意。
魏明连忙趁热打铁说道:“而且,这些人是靠着皇上给他们土地,他们才能够衣食无忧。皇上又让他们有机会读书,将来必然对皇上感恩戴德。谁要是还想要诋毁皇上,他们第一个不答应。”
“有了这些人的支持,皇上还怕几个小小的士绅么?”
“哈哈哈。。。。。。”朱棣高兴地禁不住大笑起来,好像已经看到士绅一蹶不振,就此没落的场景。
“而皇上需要付出的,就只是公田和皇庄的土地而已。”魏明继续说道:“现在大量的公田和皇庄都基本上处于半荒废状态,还不如拿出来租给那些失去土地的百姓。只要把赋税定的足够低,臣相信会有大量的百姓愿意来租的。”
朱棣重重点头,大手一挥说道:“天下都是朕的,朕还有什么舍不得?朝廷的赋税是三成,那朕就只收他们两成的租子。至于赋税嘛。。。。。。这是朕的土地,当然不用交赋税了。”
只收两成。。。。。。魏明惊讶地看了朱棣一眼,这位还真是对百姓非常大方啊!别说是只收两成租子了,就算是收三成,那些失去土地的百姓都要疯狂。
以魏明知道的,那些士绅租给百姓的土地,一般都会收五成的租子。过分一点的,甚至会收到七成。
“臣替百姓,感谢皇上的仁德!”魏明连忙躬身一拜。
没错,魏明就是在为自己揽功。功劳这个东西,有时候要往外推,就好像刚才魏明把功劳推到朱元璋头上一样。有时候又要往自己身上揽,就好像现在这样。
这一推一揽,运用之妙完全存乎一心。
若是魏明忙活了半天,什么好处都捞不到,那么他忙活这么多干什么?
“很好,魏明你没有让朕失望,为朕解决了这个心头之患!”朱棣狠狠地吐出一口气,长久以来积压的怨愤好像都随着这口气消散一空。
“臣只是提出一点浅见而已,没有贻笑大方,就是臣的幸运了。”魏明矜持地一笑,一副完全不敢居功的样子。
但其实当朱棣说出这句话的时候,魏明的功劳就被他记在心里了。
道衍眼神呆滞地望着魏明,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年轻地过分的小子,手段竟然如此老辣。庖丁解牛一样,以无间入有隙。悄然无声之间,就把士绅和百姓之间盘根错节的关系,轻而易举地分开。
正巧,这个时候朱棣注意到了道衍的失神,不由地轻笑着问道:“和尚,你看魏明怎么样?”
“很厉害!”道衍下意识点头,随即反应过来,连忙朝着朱棣躬身一拜,说道:“恭喜皇上得此贤良之才。”
“哈哈哈!”朱棣非常高兴地大笑起来。
魏明在一旁笑眯眯的不说话,这个时候无论他说什么多不合适。最好的办法就是闭上嘴巴,等着道衍夸赞自己。
甚至魏明都觉得道衍那颗光头顺眼了一点,至少他还知道在皇上面前夸赞自己,说明他眼光还是不错的嘛。
“迁都一事。。。。。。”朱棣目光冰冷地看向大殿外面,本来他拿江南士绅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够灰溜溜地想要迁都回北平,来个眼不见为净。
但是现在既然他有办法收拾这些士绅了,那自然不会放过他们。
他朱棣征战无数,连靖难之役这么艰难的境地都被他闯过来了。江南士绅竟然还想要把他从京城挤出去,朱棣怎么能够咽下这口气?
“迁都一事暂时搁置。”朱棣抬头看向魏明,沉声说道:“既然办法是你提出来的,交给别人朕也不放心,就一并交给你来办。此事重大,不要让朕失望。”
“皇上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为皇上除此毒瘤。”魏明立刻拱手回道。
道衍抬头看了魏明一眼,摇头叹道:“此事万万不可操之过急,这些士绅不仅拿捏百姓。朝中不少高官都是出自他们当中,还需要谨慎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