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笑笑,说道。
“当今天子仁德贤明,治国有方,百姓安居乐业,四海升平。”
“实乃万民之福也。”
面对杨凌的一通马屁,朱佑樘微微笑了笑。
不过这笑容里面并没有太多的满意。
眼下的大明朝是何种境地,他自然是知道的。
否则也不会每日殚精竭虑,操劳到深夜。
虽然没有从杨凌这里问到想要的答案,但朱佑樘知道。
这不过是眼前此子的明哲保身之道。
对于这个年纪,能有如此的城府,敛而不,朱佑樘也是颇为赞赏的。
从杨凌家中回去之后。
朱佑樘心中便有了一个想法。
暖阁之中,朱佑樘问朱厚照。
“照儿,你觉得杨凌此子如何?”
朱厚照显然没有预料到父皇问自己这个问题。
沉思了一会儿,才说道。
“回父皇的话,孩儿与杨凌相交以来,孩儿现他不仅博学多才,而且思维天马行空,常常出人意料。”
“完全没有翰林院那些翰林的古板,老生常谈。”
“孩儿很喜欢与他来往。”
听完朱厚照的话,朱佑樘也是有些意外,自己这个儿子。
自己是太了解了。
经常干一些离经叛道的事情,为此那些讲课的大学士经常来他这里告状。
让他也是头疼的很。
没想到竟也有能让这小子喜欢的人。
朱佑樘想着杨凌的才学和品性,似乎把两人放在一起学习应该也不错。
于是微微点头。
“既然你与那杨凌颇为投机,父皇便招他入东宫给你做伴读可好。”
“这个自然好!”
朱厚照没想到自己这个老爹今日竟如此善解人意。
想都没想便脱口而出。
说完又跑过来给朱佑樘大献殷勤。
朱佑樘见朱厚照破天荒的这么懂事,也是欣慰不少。
虽然让杨凌给朱厚照做太子伴读,他还有自己的想法。
不过那也是后面的事情了。
第二日。
杨凌刚从国子监回来。
就看见院子里立着一个头戴礼帽,身着大红蟒袍的瘦弱男子。
那男子身后还跟着两个身材瘦小的年轻后生,也是头戴礼帽,不过却是灰色长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