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佑樘记得内阁曾经提上过一篇救灾条例,就是此人所写。
后来扬州知府似乎又赞许此人曾协助治理解除了江都的瘟疫。
挽救了几万百姓。
前几个月,此人似乎还协助扬州知府守城,解除了江都被流民所围困的危机。
而自己恩招他进入国子监还只是因为那篇救灾条例。
后面此人的功劳,便一直压在内阁之中。
因为杨凌如今只是一个秀才,没有做官的资格。
所以朱佑樘也不知该如何赏赐于他,按照朱佑樘的想法。
此子有大才,做一个知县应该是绰绰有余的。
如果杨凌乡试高中,那便可以顺理成章将他下放。
而现在听了朱厚照的描述,朱佑樘现自己似乎低估了这个年轻秀才的才能。
念及此,便对朱厚照说道。
“今日的事情暂且如此吧。”
“作为东宫太子,未来的皇帝,要时刻谨言慎行才是。”
“儿臣谨遵父皇教诲。”
朱厚照一脸恭敬的答道。
临走时,朱佑樘又检查了一番朱厚照的课业,这才满意的离开了。
见父皇没有责罚自己,朱厚照也是一脸的庆幸。
当然这最庆幸的还是刘瑾。
皇帝能把他给忘了,当真是天大的恩赐了。
却说朱厚照自从在杨凌那里吃过那些新鲜的吃食之后,就开始念念不忘。
隔三差五的就往杨凌家中跑。
而杨凌对这个周博士的好友,也不见怪。
这小子每次过来都会给杨凌带一些宝贝,权当饭费之流。
杨凌对于这些东西,自然不是很识货。
也看不出是从哪里出来的。
因为朱厚照活泼的性子,两人聊的也算投机。
杨凌对这个年纪不大,却涉猎颇多的小公子也是有些佩服。
不过这小子明显很喜欢军事。
他听说了杨凌在江都保卫战中的一些事情,所以经常缠着杨凌给他讲兵法。
杨凌只好把一些旧例和一些现代战役中的案例,总结一下讲给他听。
小朱公子听的那叫一个津津有味。
恨不得每日都来听杨凌讲打仗的事情。
不过小朱公子时常往杨凌家中跑,自然就引起了朱佑樘的注意。
一日午后,朱厚照刚听完大学士的讲课,便带着刘瑾收拾一番,准备出宫。
两人才一踏出东宫的大门,迎面就撞上过来的弘治皇帝朱佑樘。
只是这次朱佑樘似乎并没有穿龙袍,也是一身便服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