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葵出了门就直奔博物馆。
她在网上查了信息,这个博物馆是三年前由A市政府修建的,定位是历史人文博物馆,A市历史上有名的大小事件在这里都有迹可循。
地铁一号线事故作为A市有记录以来遇难者最多、社会影响力最大的一次交通事故,博物馆为此单独开辟了一个展厅用作警示和纪念。当年建成的时候上过几次本地新闻,连带着那场事故也被翻来覆去的重新报道过几次。
也许是沈葵潜意识里刻意回避这类消息,尽管博物馆的位置距离她上班的地点还不到两公里,这么久以来她竟然没听到过任何消息。
去博物馆的路上,沈葵沉默地看向窗外,八十码的车速将窗外的景象拉成了一条光影斑驳的长线,她回想着临走前张春风叮嘱她的话。
他大概以为沈葵始终没有放下,语重心长地劝她解开心结,好好生活。
沈葵长叹一口气:树欲静而风不止,她又何尝不想安心过自己的日子。但经历了昨晚的事后,她无比清晰地意识到,倘若不弄清这一切背后的真相,恐怕未来的日子,她再也没有办法回归正常的生活了。
******
抵达博物馆的时候已经是中午十二点,沈葵顾不上吃饭,急匆匆地往里赶。
A市并非旅游城市,历史底蕴也并不深厚,博物馆受众少,通常非节假日不开放,沈葵在来的路上提前联系了工作人员,表明自己的身份和来意后,对方通情达理的表示可以为她开一次事故展厅专场。
这大概是作为事故当事人的唯一好处了吧。沈葵苦中作乐的想。
“这儿就是展厅了。”工作人员性子直,一张嘴叭叭的:“节假日来的人也不多,市里搞这些也就是个面子工程,意思意思,大家都懂的。”
“你们这儿有遇难者的遗物么?”沈葵问。
“有啊,喏,就那里边儿。”工作人员指向尽头的一间:“什么衣服、包包啊,种类还挺多。别看都是些不起眼的东西,每个都有故事呢,还挺感人的……”
“衣服”这两个字触动了沈葵的神经,她立刻问道:“那你有见过一件黑色的皮衣吗?”
“黑色的皮衣……”工作人员想了想,忽地一拍手:“有!我想起来了,之前咱们这儿遭过一次小偷,被偷的东西里就有一件黑色的皮衣!”
原来她收到的那件皮衣是从这儿偷走的。
沈葵顿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在她预想的各种情况中,“被偷走的展览品”这个真相实在是太平常了。
她甚至有种“居然是这样”的微妙失落感。
她的心刚放回去一点,又听工作人员说:“不止是皮衣,偷了好几样呢,都是些不起眼的小东西,什么笔记本啊,玩偶之类的……我没记错的话,一共偷了七件。”
七件。
沈葵心里咯噔一下,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
七个幸存者,七人的照片,丢失的七件遗物……
沈葵就是再傻也能看出这其中的联系。
第6章
为了不打扰她参观,短暂聊完后工作人员便离开了。
沈葵独自在展厅内转悠,想看看能不能再找到什么线索。
A市白天气温高,沈葵奔波半日衣服早已湿透,刚才聊天时还没什么感觉,这会儿就剩自己一个人,倒觉得展厅内气温低得反常,汗湿的衣衫贴着后背凉飕飕的。
展厅大概三百来平,除了中间的几列展台,还分出两三个隔间,隔间里摆放的都是些有故事的遇难者遗物。
这里没有自然光源,头顶的白炽灯亮得过分,沈葵才逛了一会儿就被晃的眼睛生疼。
她关了两盏灯,光线暗下些许,眼睛顿时舒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