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清清之前起心和李梦雪她们做生意,就不是因为自己缺钱花,而是想利用好现在的展机会,以后赚了钱她花不完,就拿去做慈善,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虽然之前是打算过些年,慈善事业方面慢慢展起来,有比较规范的办法后,她再开始做这件事的。
不过今年过年去采办年货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年纪比她还小,就背着一岁多的小孩子来城里卖菜的女娃,亦清清才决定把这事儿提前开始做。
这个年代的条件比后世差多了,穷苦的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也更多,生活条件不好,家庭重男轻女的观念也严重的多,很多女孩子没有学习的机会。
无法学习知识,接受教育,就无法脱离本身的环境,很多人十几岁的年纪,就嫁人生娃,糊糊涂涂的过下去了。
反正她现在的钱已经有些花不完了,买房子投资什么的也买了不少了,以后股份分红还能赚更多钱,早一点开始,就能要一些帮到别人。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亦清清对做慈善这方面不是很了解,她也怕踩坑。
她花了钱,钱也必须要用到有需要的人身上去才行。
所以她才决定从家乡的母校开始,至少母校的老师她是比较了解的,都是有教师信念的好老师。
有他们帮自己筛选对应的学生,她就能放心多了。
“清清啊,你有这个心,老师替师弟师妹们谢谢你!”栾平郑重的向她躬身行了一礼:“老师为你骄傲!走,老师带你去找郑校长,跟他申请在全校面前表彰你,你值得这个荣誉!”
亦清清赶紧避开了栾老师的礼,连连摆手拒绝:“栾老师,拜访校长我去,表彰就算了,我打算通过老师们和学校资助困难的学弟学妹,但是并不打算让这份帮助成为他们的负担,不需要告诉他们资助人的身份,只要他们利用好学习的机会,认真学习知识,给自己挣一个更好的未来就行!”
这是她深思熟虑了的想法,有的时候,资助者和被资助者走的太近了也不好。
毕竟除了知恩图报,皆大欢喜的故事,还有农夫与蛇的悲剧。
一个处理不好,资助者要是知道自己资助的人忘恩负义了也伤心,被资助者知道资助者的身份了,背负着这样的恩情,也会觉得难受。
亦清清只想在自己有余力的时候去帮助别人,她享受的是这个帮助的过程,并不期望被她帮助的人以后再回报她。
甚至她也不期望自己资助的人以后能成为什么很厉害的人,也不觉得一定要有出息才算值得她的帮助。
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主人,她只是给了一点金钱的帮助,给了他们更多选择的机会,没有资格要求他们按她觉得好的方式去生活。
她只希望他们能利用这个学习的机会,未来面对生活能有更多的选择,过的开心快乐一些,而不是一开始就因为贫困被圈死在了原点。
所以她不想和被资助者直接接触,这才是她先过来找老师,并在办公室把要资助学生的想法当众说出来,还给了每一位老师联系方式。
因为她不和被资助者接触的话,为了保证自己的钱用到该去的地方,就应该让多一些的老师知道这些事。
一个是资助对象的来源能稍微广一些,一个是知道的人多了,就很难让所有人都沆瀣一气来欺骗她。
要不然她完全可以在拜访完老师后,直接去找校长私下里谈。
栾平这才明白她是想做好事不留名,但是听她讲了顾虑后,也能理解了。
随后亦清清跟着栾老师去见了郑校长,说了这件事。
郑校长是去年刚调过来的女校长,还很年轻,三十多岁的样子。
她其实也觉得很多孩子辍学很可惜,也曾自己拿钱资助过学生,但是能力有限,帮不了太多人。
听到亦清清的诉求后,她肉眼可见的激动起来:“好孩子,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我保证,一定会让你每一分钱都花到最需要的人身上!”
“那真的就帮了我大忙了,谢谢您”,亦清清笑着说。
这个年代,有信念感的人真的好多啊!她觉得自己很幸运,遇到的大多都是老师和校长这样的好人。
郑校长真的是雷厉风行,当下就和亦清清聊起了挑选被资助学生的条件。
并表示她和县小学,县初中,甚至下边公社的小学校长都认识,能供孩子上了高中的家庭其实辍学的不算多,最多的是初升高,小升初,还有小学阶段辍学的多。
她打算先找人把这些学生的信息都统计上来,再逐一筛选,最后上门去家访,找出那些有心向学却因为家里没钱资助而辍学的孩子。
这事儿非常繁杂,还是需要时间的,亦清清马上就要回帝都去了,只能和校长老师们约好,有结果了再写信联系。
亦清清离开南平县之前,还去买了不少学习用品,交给了郑校长,让她拿来奖励给表现好的学生。
办完这事儿后,她就和云孤远,还有亦哥一块儿坐火车往海市去了。
到海市后,她又是先借着第一次去海市房管局的机会,不着痕迹的签了三次到,拿到了“房产手册(海市篇)(全)”。
之所以签了全本,就是因为她后边人不在海市,又需要时刻了解这边的房价和租金,说不定以后还会在这里置办房子。
拿到房产手册后第二天,亦清清就挑出了合适的房子。
给亦哥他们挑的是一处类似金马街铺子那样的两层临街小楼商铺,地段好,人流量高,开店不错,住人也很不错,4ooo块钱成交过户了。
房子过户后,亦哥就急匆匆回南平去帮忙了,家里卤菜店要开门了,他得回去帮忙。
亦清清想要的老洋房别墅和联排商铺也买到手了,花了一万块钱。
买完后,只是去看了看,换了把锁,她就和云孤远再次启程回帝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