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吉林小说>清穿之大龄宠妃>第109节

那人道:“你是没见过海宁的江潮,比这个还汹涌剧烈。”

乾隆笑道:“你们倒是大饱眼福。”

那人嗐道:“好什么好,那些个文人骚客看着尽兴,受苦的还是咱这些小老百姓。”

本来钱塘江入海口有南大门、中小门和北大门三个门口,若海潮往北,则海宁一带首当其冲,往南则绍兴坐当其陷,唯有走中门才能免于灾祸。可从前年开始海潮越发往北,海宁一带潮信告急,他家就是海宁人,因着良田淹了几十亩,不得不拖家带口到淮阴来,可若海宁大堤被冲毁,到时候可就有家都不能回了,更何况穿衣吃饭都成问题。

郁宛插嘴:“不能早些修建防御工事么?”

那人嗤道:“您说得轻巧,银钱从何处来?”

他家当初说好补偿耕地的银子都还没发放呢。

乾隆咦道:“莫非不曾上达天听?”

他约略记得年年都有赈灾银子拨下,南边的洪涝正如北边的旱灾,几乎成了约定俗成的旧例,每逢那几个月国库里都会匀出一份银子,特为赈济灾情所用。

那人叹道:“银子虽多,究竟谁才能见着?上头大人们层层盘剥,到得咱们手里,恐怕只有指头缝里漏下的一点,不倒扣都算不错了。”

指望上头怕是早该饿死。还有年年水灾引起的疫病,说是施粥施药,能分得的只有一点稀薄汤水,得了病的更是只好等死,他最小的一个女儿正是在去年水灾中过世的,也没钱安葬,只能一卷麻席包裹,草草掩埋了了事。

乾隆默然。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诗虽然耳熟能详,可当真正亲眼所见的时候,难免还是感到悲凉。

从堤坝上下来,乾隆罕见地没说几句话。

郁宛道:“您觉得很不可思议罢?但这种事臣妾也见了不少。”

乾隆失笑:“你又没跟那些人打交道,何必充什么内行。”

郁宛道:“怎么没有,您以为这种事宫里很少么?您到市面上去看看,外头的鸡蛋一两文就能买到,可到宫里一辗转往往就得四五钱,足足翻了几十上百倍,这多出的银子到哪儿去了?还不是那些买办跟管事太监手里。”

乾隆收敛嬉容,“听你的意思,你仿佛吃过买办苦头?”

郁宛道:“幸而臣妾是个得宠的,那些不得宠的常在答应,想吃碗蛋羹涂个胭脂都得看买办脸色,她们又能找谁诉苦去?”

她自己因为圣眷隆重的缘故,倒是没人敢轻易拿捏她,小钮祜禄氏却尝过这方面的苦头,否则也不会当初慎官女子送盒胭脂就高兴得跟什么似的,还差点着了人家的道。

“自然,宫里的嫔妃再怎么委屈,也能领份俸禄度日,外头的灾民可就只能老实等死了,谁叫他们生来低人一等,可不得认命么?”郁宛叹息。

乾隆没想到能从她口中听到这番见解,倒是刮目相看,可随之而来却是更深的沉默——是否他在这个位置上坐得太久了,早已忘却何为民生疾苦,究竟要如何做才是圆满的解决之道呢?若先帝在世又当如何?

以民为本,到底不能只是一句空话。

郁宛抛砖引玉之后便不再多说,本来她自己的聪明也有限,一想到这些就脑壳痛,唯一记得先帝爷那句“吏治不清,民何由安”,可整顿吏治向来是个旷日持久的问题,哪怕先帝爷那样励精图治,也难免还是留下些缺憾。

况且时代的巨轮总是滚滚向前,一个朝代不可能永远昌盛,总得走向衰亡,郁宛既无挽狂澜于既倒之力,她唯一能做的只有偶尔当朵解语花,点醒一分是一分罢。

瞅着时候不早了,郁宛道:“万岁爷,咱们现在是回船上去,还是就在外头用膳?”

乾隆便知道她馋劲犯了,难得来江南,怎能不尝点特色美食?

乾隆因让李玉去打听打听,看哪儿有不错的饭馆酒家,好将就着对付一顿。

好不容易选定了地方,五阿哥却带人追过来了,年轻的脸庞满是汗水,“皇阿玛原来在此地,让儿臣好找。”

原是又有几名本地的官员前来面圣,他不敢擅专,总得请示皇帝旨意。

乾隆便叹道:“瞧瞧,总是不能消停。”

郁宛莞尔,“能者多劳,万岁爷这一辈子怕是都清净不了。”

惯例吹捧得乾隆心花怒放,郁宛便欣欣然让小桂子将餐点打包,来都来了,总不能无功而返,怎么也得尝尝新鲜。

那酒楼老板后知后觉得知御驾造访,喜得忙要出来相迎,哪知等他下楼皇帝一行已经离开,于是捶胸顿足、百般叹惋——多好的一个出名机会,就这么白白错过了。

书友推荐:苏霞老王绝世强龙只在梨花春雨处(np)城里的香艳四合院中的路人糙汉特种兵的乖乖小夫郎褚府小寡妇(产乳,兄弟np)下雨天不灭神主晋末长剑我同行非要让我金盆洗手被贬三年,皇帝跪求我登基!芭蕾鞋龙王令想抱你青云之驭娇红人和大叔奔现后伺机而动沿河路等你上线
书友收藏:截教扫地仙的诸天修行综影视之创死所有主角孕期掉眼泪,佛子轻哄娇妻放肆宠官家天下少妇的沉沦青云官道及时行乐NP绝色佳人魔门败类淫乱小镇玫瑰头颅系统赋予我长生,却忘记赐我不老城里的香艳褚府小寡妇(产乳,兄弟np)火影:我带着转生眼穿越了她是儿媳公媳高破云香落九重被休后,我成太子的掌中娇科举:儿啊,光宗耀祖全靠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