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是李存孝,同辈的一个老大哥。
李存孝今年刚四十,整个李家存字辈子里行第五,为人大方且急公好义,和李存孝家关系一直很不错,爹妈没了后,这个老大哥没少帮衬他。
去年种地,就是借的他家的马和李存文家的骡子种的田。
李存孝进来坐下问:“听说金花婶子给你介绍顾清荷呢,咋弄下了?”
李存信道:“我觉的差不多。”
李存孝问:“什么叫差不多,到底能不能成?”
李存信道:“应该可以。”
李存孝道:“那就好啊,你这家里没个女人给张罗也不行,顾清荷虽然成分不好,但现在已经不讲这个了,人家吃的公粮,能成的话你算有福气,有要我帮忙的不?”
李存信笑着说:“暂时没有,有的话我再找孝哥。”
李存孝点点头:“李存浩家的野猪崽子养的挺好,你给我捉一头我也养养!”
李存信就带他去了后院,给挑了一头。
找个编制袋子装了,直接拎回去。
李存孝放下十块钱,拎了小野猪走人。
李存信忙把钱给塞回去:“这只送给孝哥!”
李存孝道:“我占你这便宜干啥,你收着。”
李存信哪能收:“白捡来的,我哪能要孝哥的钱。”
李存孝道:“白捡来的也是你的,我不占人便宜,你收着。”
李存信道:“那也不用再给钱啊,我还有孝哥的钱呢!”
李存孝道:“你先收着,等再宽了再还多就行了。”
李存信没奈何,只得收下了,将他送走。
心里还琢磨着,等有钱了得尽快把外债还了。
去年买骡子时,借了不少钱。
骡子不贵,才一百块钱。
可他穷啊,一百块钱都没有。
最后借了五十块钱外债,李存孝的二十,李存文十块。
四姐也给借了二十。
虽然能借钱的都不会主动要,但也不能欠的太久。
周日,李存信忙的不行。
早上起来就忙着蒸馍馍,老二老三洗自己的衣服,准备粮油蔬菜等。
这年代的中学可没食堂,学生得自己做饭。
中午时间短来不及,就吃几口馍馍,晚上才能做一顿饭。
傍晚吃过晚饭。
李存义和李存维背着大包小包吃的,回公社中学。
同行的人不多,总共七八个。
这年代不流行上学,大大学也就上个大学。
能上初中的只是少部分,上高中的就更少。
能考上中专的更是凤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