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信能感觉到骡子的亲近,也能感觉到它那种飞扬跋扈我为雄的暴烈脾性,就像汗血宝马,天生就应该自由自在地奋蹄奔驰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
而不是被人拴在棚子里,一辈子当大牲口。
很奇怪的感觉。
李存信也搞不明白,重生后他怎么就多了这种奇怪的能力,不但动物亲近他,甚至还能跟他产生心灵共鸣,所以家里的那两口大肥猪没事就往前院跑。
骑着骡子到地上转了圈,看了看庄稼。
五月份了,到处都是一片绿。
李家堡坐落在青山脚下,是个靠山村,据说原本没人,清乾隆年间为避重税,李家的三个老祖宗逃到这里定居下来,一代代开荒,才有了如今的规模。
村子背靠青山,一半是山地,一半是平原。
山里还挖有房空洞,战乱年代土匪打过来,就往山里一避。
李存信小时候,还经常和儿时玩伴跑山里钻地洞。
山地水上不去,灌溉很困难,就种些耐旱的土豆啥的。
水田全部种的小麦,还套种黄豆。
微风吹过,绿色的麦浪随风起伏。
惊蛰后种下的麦子,已经过了半尺高。
黄豆刚刚种下,才开始出苗。
等到麦子收了,黄豆也长起来了,正好腾开生长空间。
转了一圈,李存信又骑着骡子去村子后面的山地看了一下。
地里的庄稼是农民的命根子,不能不上心。
去年分田到户,按人口划分,不论男女每丁水田五亩,山地四亩,族中长辈照顾,给李存信哥三分了六口之田,连已经过世的爹妈也给分子田地。
有水田三十亩,山地二十四亩多。
将来哥三分家,每人就只有十亩地了。
十亩地不算少,养活一家数口没问题。
可谁又能想到,再过二十年,只靠土地已经没法生存。
想着这些有的没的,李存信到了自家土豆地里。
今年雨多,土豆和红薯长的很好。
眼看又是个丰收年。
二十多亩山里,一半占土豆红薯,还有一半种了果树。
其他人家也差不多。
放眼望去,村子后面到处是果树园子。
果树不是去年才种下的,大集体的时候就有了,分田到户的时候分到了各家,基本家家户户一个园子,不缺水果吃,除了缺钱花,其实日子还是不错的。
果树的种类比较多,有苹果,有梨树,也有杏树枣树。
十几亩的果园,自家是吃不完的。
也有村民动过心思,想卖掉水果创收。
可惜结了几十年的果子,果树也进入了老龄化。
结出来的果子口感不佳,品相也不好,基本上没人要。
除了自己留点吃的,剩下的只能喂猪。
花季已经过去,树上的杏子已经有了豆子大小。……
花季已经过去,树上的杏子已经有了豆子大小。
苹果树才开花,满园的花香,勤辛的蜜蜂正在成群结队的采花蜜。
过了几十年的城市生活,早就厌烦了高楼大厦。
李存信喜欢现在的农村,没有污染没有臭水沟,空气永远是那么的清自然,可惜二十年后,李家堡的村民们不得不跟随城市化进程,放弃土地成了农民工。
这座小山村也空了。
正念头纷飞呢,后侧的园子里忽然蹿出一头猪,将骡子吓了一跳。
李存信也差点被闪下去,忙抓住骡子的鬃毛才没有掉下去。
扭头一瞧,也吓了一跳,特么竟然是一头野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