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衣跟上斥候營,此刻她是一個領了軍命的戰士,不該再有這些雜念。
他們很快就開始了的跋涉,花了數個日夜,穿過虎跪山無人踏過的荊棘區,攀上險峻的岩壁,只為繞過封鎖,去往敵人的後方。
他們的每一步,都是在朝勝利靠近。
這是南衣每一次精疲力盡之時的信念。
——
金陵。
宮門落鎖前,秋姐兒才從宮裡出來。不知怎麼的,長公主徐叩月近來總是頻繁召她入宮作伴。大約是因為在瀝都府承了謝家太多的情,而她家又是金陵唯一的謝氏族人,長公主對她格外青睞。
聊得大多也都是風花雪月的事情,偶爾夾雜著秋姐兒打聽幾句前線的戰況。而徐叩月似乎又話裡有話,不經意間會問起秋姐兒她的父親謝鑄,最近都在忙什麼,見了哪些人。
乍一聽只是隨意的家常寒暄,但秋姐兒最近本就有些疙瘩,這話便往心裡去了。
她察覺出,長公主好像不信任她父親。
這難道也是官家的意思?
馬車骨碌碌地載著她穿過金陵縱橫的街道回到家中,暮色漸晚。
穿過前院,她才發現父親今夜在瑤華園裡宴客。父親如今在金陵可謂是是德高望重,家中早就門庭若市,賓客往來絡繹不絕,甚至不時還有上門給她提親的,家中設宴已經是常事。
但秋姐兒奇怪的是,今夜的瑤華園外有不少家丁看守著。
她的疑心從一個小淺灘,一點一滴蓄成了洶湧的洪水。
家賊難防,只要起了心思,秋姐兒想靠近瑤華園並不難。她的腳步鬼使神差地挪向了林蔭茂密處,此處在內院,無人巡防,又能遮住身形。她透過鏤空窗雕,能看到園中夜宴之景。
謝鑄坐於賓主之位,下統共坐著七個男人,年齡各異,看周身穿著氣度,恐怕都是王宮貴族。有兩人秋姐兒還認得,是常來家中的江南舊臣,其餘人都是生面孔。
秋姐兒的心躍到了嗓子眼,雖然是在自己家中,可偷看的行徑讓本就膽小的她雙腿直發軟。她沒看出什麼蹊蹺,心態已然快崩了,想轉身走人,可倏忽一句話如驚雷般落入她耳里。
「千算萬算,沒算到謝大人的侄兒隱藏如此之深,還以為他也是自己人,那些重要的情報白白流到了他手上,都送給秉燭司做火藥了!」
秋姐兒的腳步猛然就扎住了。
「瀝都府雖然大敗,完顏將軍折戟,好在還有長公主力挽狂瀾,妙用謝卻山的身份做文章,現在的局勢,他只要在瀝都府城中一日,朝廷便不可能派兵,可他要是一走,守城戰就必輸無疑。瀝都府已是囊中之物!」
「如今能搏得上風,大滿先生也功不可沒,要不是您在金陵從中斡旋,哪能這麼快便釜底抽薪、扭轉乾坤?」那人遙遙抬杯敬謝鑄。
「只是聽說張駙馬去了瀝都府,官家不會還有什麼力挽狂瀾之策吧?」開口之人聲音尖利,就坐於謝鑄的左旁,大概是宮中身份很高的宦官。
謝鑄眼眸一暗,朝那兩人敬盞飲酒:「我謝家為他前仆後繼死了多少人,他若扶得起,我與諸公也不會坐在此處了。」
秋姐兒扶著牆,竭力讓自己站穩,她所聽到的每個字都在衝擊著她的認知。
可她也從未像此刻那般清晰又飛地思考著,過往很多碎片忽然有秩序地拼湊了起來。
永康二十一年,在朝為官的父親,極力主戰,推行政卻遭不利,被貶回家,人前為了幾分面子,依然是處事不驚的大儒謝先生,人後日日酗酒,醉酒時還會大逆不道地痛罵朝廷——有此君主,王朝危矣。
花了好幾年,父親才接受了現狀,在那個小小的船舶司中做司監,與那些太學生們空談著胸襟包袱,碌碌無為。在秋姐兒眼中,父親是鬱郁不得志的,平靜的眉眼中總有一股頹喪,但他也是有骨氣的,不肯趨炎附勢,不肯折腰違背自己的理想。
直到永康二十八年,汴京城破前三個月,父親因船舶司的事務出了一趟公差,再回來時,那股鬱郁了幾年的頹喪之氣一掃而空。
那時她還有些慶幸,以為父親終於在船舶司里找到了一些人生的樂,能夠拋卻胸臆愁悶,朝前看去了。現在想來,也許就是那個時候,他和大岐達成了一些共識。
之後在金陵古剎里偶然瞥見父親與完顏蒲若的密談,中書令沈執忠死的那夜,父親罕見地夜不歸宿……
這一切,都在指向一個可能。
秋姐兒也終於明白,父親在六堂姐死後那句「沒用的東西」,罵的是官家。
他想事更強大的君主。
秋姐兒飛快地掉頭跑開,整個金陵的夜風仿佛都朝她身上灌,要將她貫穿,要把她送往更深的黑暗,前頭就是忘川河,一碗孟婆湯,她喝一口,便能忘卻所見所聞,再次回到從前無憂無慮、色彩斑斕的美夢中。
可她不能忘。
她要牢牢記住每個人的臉孔,宴上的每一個細節,用她微薄的能力做些什麼,她回到自己房間,鋪開畫紙,以最快的度研墨,抓起筆揮毫落紙。
直至第二日晌午,一幅栩栩如生的夜宴圖已經畫成。她一刻都不敢等,當即帶著畫進宮見長公主徐叩月。
就在她站在宮門口等待宦官入宮通報時,一匹帶著加急文書前往瀝都府的快馬挾著御前還未散去的筆墨味掠過她的身側。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