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几天,李府的家丁还是一无所获。
李德甚至让画师把柳鹤的样貌画了出来,让每个家丁看清楚了再去寻人,但不管是西湖周边还是杭州城的东南西北各大方位都寻遍了,依旧没有找到那少年。
李德甚至在想那少年是否已经离开杭州城了?
而柳鹤每天生活很简单,依旧是两点一线,早上去书院,晚上回租房的家里。
柳鹤早上出门时,李府的家丁刚从李府出,柳鹤放学回家时,李府的家丁刚好回府交差,二者没有产生交集,自然不可能寻到。
通往书院门口的路旁,每天都有很多小商小贩们在那里摆。
一路上卖什么的都有,有卖禁书的,比如《云雨图》,也有卖玉石各种奇异货的,当然更多都是跟吃食相关的东西,有卖糕点的,还有卖水果的,也有卖蜜饯的,也有卖牛肉干之类的小吃。
那日早上,柳鹤去书院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亭亭玉立的站在道路旁,身前放着一个小桌子,上面放了一个竹篮子,篮子里面是有近二十个干瘪瘪的包子,一块白色的布盖着一半,应该是怕包子冷掉。
虽然杨碧月天未亮就起来做包子了,她已经在这里站了一个时辰了,但是却只卖出了两三个包子。
来来往往的学子们看到一个美丽的倩影在路边摆摊,都很好奇的过去围观,但是当大家看到篮子里干瘪瘪的包子后,又一脸嫌弃的走了。
就这卖相的包子,他们府上的狗都不吃。
何况是这些从小锦衣玉食的门阀子弟们。
杨碧月站在那里,很是无奈,她原本以为摆摊做点生意应该很简单,但是如今却现实在是太难了。
柳鹤看到她摊位前如此冷清,叹气了一声,摇了摇头,笑着说道:“给我来两个包子!”
“公,公子,碧月见过公子!”
杨碧月看到来人后,大吃一惊,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前些天救自己的公子居然又出现了。
她连忙向柳鹤行了个礼道。
接着又从篮子里拿了两个干瘪瘪的包子给柳鹤。
“公子,这包子是我一大早起来做的,给您尝尝。”
柳鹤拿了一个干瘪瘪,还有点黄的包子,吃了一口。
面皮实在是太硬了,就像石头一样,明显是面没有好,不过里面的馅料味道还不错。
柳鹤好奇的询问道:“生意如何?”
“回,回公子,很多人过来看,但是买的人却没几个。”
杨碧月脸色愁道。
虽然柳公子给了她们母女五十两银子,但是这些钱都要省着点花,要留着给娘亲看病用,平日的生活费,只能另想方法了。
如今娘亲病重,她必须时刻照顾娘亲,没法长时间给大户人家做工。
前些日子,杨碧月好不容易求着街上卖包子的王婶教她做包子,王婶看她可怜,便让她在店里学了两天。
她原以为自己学会了顺利出师了,但是没想到,今日做出来的包子不仅色泽黄,而且干瘪瘪的,太难看了。
要不是她长得如花似玉,估计连前来围观的人都没有。
柳鹤秉着不浪费粮食的原则,吃了一个硬邦邦的包子便不想再吃了,这口感实在是太差了。
这包子卖相太差了,面皮根本就没起来,要不是松山书院全是男子,没有女子,要不然恐怕连一个包子也卖不出去。
“你这个包子做法不对,卖相太差了,卖不出去也属正常。”
柳鹤拿起手上的另外一个包子,说道。
“公子,你也会做包子??”
杨碧月很是惊讶。
传说包子是诸葛亮明的,经过不断的演变,到大宋时,包子跟后世的形状差不多了,在大宋,做包子那可是一门手艺活,就算你愿意给钱,师傅都不愿意教你。
眼前这位柳公子,年纪比她还小,怎么会懂得做包子呢?
杨碧月暗自摇了摇头,认为自己刚刚说错话了。
“做包子小事一桩,下午放学后,你在这里等我,我教你怎么做包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给了她们母女五十贯钱,倒不如教她们一手绝活,让她们能够靠手艺养活自己。
送佛送到西,柳鹤决定教杨碧月做包子,但他必须先去学院上课。
看着柳鹤远去的背影,杨碧月不知怎的感觉很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