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如果齐国公是野心勃勃之辈,朱承武父亲朱行玉那样的劝说,齐国公是根本不可能答应的。
因为全力培养当时的朱承义,一旦朱承义成就宗师,那根本就是在削齐国公的权,降低齐国公一脉在朱氏王族中的影响力。
实际上,当时朱承武的父亲朱行玉找到齐国公,言语激动的述说朱氏王族出现了一个绝世天才,他要全力培养朱承义这个绝世天才时,朱承武的父亲朱行玉未必没有试探齐国公朱行成真正想法的心思在内。
但让当时的明王朱行玉都很意外的是,齐国公朱行成很容易就接受了朱行玉的建议,全力培养朱承义。
哪怕明王朱行玉要将朱承义这位预定的下一代朱氏王族武力扛把子接到明王宫中教导,拉近感情,齐国公朱行成也没有反对。
齐国公这出乎朱承武父亲朱行玉预料的行为,不是因为其他,只是因为个人理想不同。
朱承武的父亲朱行玉要权,但齐国公朱行成却只想在保住齐国公府的基础上,过他自己的舒坦日子。
宗师的实力境界已经足以保住齐国公府的荣华富贵,朱承武父亲朱行玉那样将所有一切压力重担都接过去的做法,正合齐国公朱行成当时的心意。
齐国公朱行成正好写写字、浇浇花、听听戏…安安稳稳、舒舒服服的过日子。
也正是因为齐国公成就宗师后,除了保持状态外,再无高强度的修行,所以虽然因为时间、因为心境的原因,齐国公一身实力比之他刚刚成就宗师时有所进步,但进步却并不大。
尤其是在内功根基方面,齐国公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宗师,与后来居上、内功根基距离绝顶宗师只有一步之遥的燕国公差距不小。
这个世界,不是朱承武前世某些小说中的唯心世界,只要心有感悟,就能无视物理能量规则,直接一步登天。
在这个世界中,武道修行要想取得突破,成就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必须要以强大的天资根骨作为根基,以众多的修行资源作为资粮,以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苦功作为一点一点进步的阶梯…
武道修行,没有取巧,只有一滴接一滴流下的汗水。
也正是因为根基差距,所以现在就算齐国公同样动用朱氏王族镇族禁术拼命,齐国公能够爆出来的实力也远远不如燕国公。
毕竟,禁术只是在本身实力上的一种增幅,而不是无中生有。
再加上重伤在身,齐国公爆拼命禁术,齐国公的身体无法支撑他战斗多久,使出几招后齐国公必然就会油尽灯枯的事实。
这样的限制,让齐国公根本无力改变战场局势。
对齐国公来说,与其现在就这样平白无故的爆禁术,看似支援燕国公,实则除了将他最后的动手能力都给消耗了之外,毫无用处。
现在,与其爆禁术参战,还不如等待时机,看看有无一击定胜负的机会!
齐国公的想法与只想有尊严战死的燕国公不同,齐国公心中是有战而胜之的侥幸心理在的。
而且,就算最后,时机一直没有到来,齐国公等时机的举动完全是等了一个寂寞,对齐国公来说,也并没有什么实际上的损失。
无论是没有机会,强行插手战局后,被朱承武在战斗中碾压般的击杀,还是一直等待时机,最后却被朱承武先杀燕国公后再击杀他,结果都是一样。
齐国公和燕国公的心理活动不同,目的不同,也就造成了他们两人现在截然不同的应对状态。
燕国公想与朱承武死战,在战斗中有尊严的战死,所以燕国公主动邀战。
但齐国公心中却还有战而胜之的侥幸,所以重伤在身的齐国公只是在原地观望、坐视,等待着那几不可能出现的时机。
轰~~~
又是一声巨响,面对燕国公朱承义豁尽一切的天残绝式,朱承武的先天罡气虽然一阵明灭不定,但终究还是坚持了下来。
这就是朱承武现在的力量。
一大王朝的最高武力,豁尽一切的攻击都无法完全匹配朱承武三大绝学的其中之一。
“朱承义,你不错!但还不够…”
硬接下天残绝式的朱承武,看着豁尽一切后,真气耗尽,从半空中跌落的燕国公,语气遗憾的说道。
而这时,从半空中跌落的燕国公正单膝跪地,抬头,用不可置信的震惊、遗憾、绝望等交织的神情看着就在他身前不远处的朱承武。
当然,很快,燕国公的复杂神色就变为了平静。
燕国公已经竭尽全部了,现在事实如此、结果如此,燕国公心中是能接受的。
朱承武已经不闪不避,除了最开始之外,也未动用咫尺天涯和炽阳烈火掌抢攻,但燕国公朱承义还是无法作为他山之石,给予朱承武有价值的感悟。
燕国公施展的日月山河拳、阿难陀指、天残脚三大绝学虽强,但比之朱承武自己的三大绝学还是差距明显。
而且属性不合!
无法作为朱承武提升根基神功-天罡童子功和三大绝学-炽阳烈火掌、先天罡气、咫尺天涯的资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