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保李景隆的地位稳固,朱允炆为其配备了数位经验丰富的大将作为助手。】
【但朱允炆仍不放心,他担心李景隆在战场上可能因缺乏经验而做出错误的决策,于是又赋予了李景隆“便宜行事”的权力。】
——“演员李景隆上线!!!”
——“李景隆不是水货,能在战场上指挥二十万大军推进,作战,收兵,撤离还保持军队不乱就已经是很高的水准。他打不过燕王,完全就是放水,北平城都破了,马上下令撤军。当然肯定不是串通好的,毕竟真干掉了燕王,他肯定当替罪羊。打不过是能力问题,罪不至死。打死了,那是抗旨,必死无疑。[狗头。Jpg]”
——“李景隆纯演员啊,演员上线了啊!!”
——“朱元璋这眼光也不行啊,给孙子留下的都是坑货[捂眼哭。Jpg]”
——“就你还鄙视朱元璋的眼光,人家李景隆就纯粹在演朱允炆,真打的话李景隆早打死朱棣了,要不是武将集团选择了朱棣的话,朱棣连北平都出不了!”
——“对头,建文帝重文官,轻武官,本质上就是文官集团和武官集团的矛盾。”
。。。。。。
大明世界。
洪武时期。
“这孩子,处理事情的能力终究还是不太成熟啊。”
朱元璋感慨一句。
朱标也在一旁点了点头。
确实很幼稚。
打仗有输就有赢,只是输了第一场就换主将,这是极其不明智的。
而且换的主将是文官亲近之人这也就算了,竟然还如此幼稚地让他猜测到自己下一步的目的。
你一个武将,跟你说了别让我背负杀叔之名,但是你却没做到,那么这是不是犯了欺君之罪?
你该不该死?
并且李景隆和朱棣的关系非常好,好到什么程度?
两人小时候都是穿一条裤子长大的。
所以,与其杀了朱棣之后被朱允炆找借口所杀,他还不如投靠朱棣,反了朱允炆。
。。。。。。
大明世界。
建文时期。
朱允炆看着天幕上的文案,脸色阴沉的都快要滴出水来。
又是黄子澄,又是他。
这一瞬间让朱允炆对黄子澄的感观急剧下降。
他都有将其罢免官职的打算。
。。。。。。
【朱棣听闻朝廷任命李景隆为主将,忍不住笑出声来。】
【他根本没把李景隆放在心上。】
【之后朱棣又逼迫宁王造反。】
【朱棣紧追不舍地对李景隆起猛烈进攻,而李景隆却毫无应对之策。】
【在每一次战斗中,李景隆的军队都惨遭败绩,丢盔弃甲,狼狈不堪。】
【更糟糕的是,他们还不得不放弃大量的粮食和辎重,而这些宝贵的物资最终都落入了朱棣的手中。】
【在战争的进程中,形势逐渐生了逆转。燕军在朱棣的英明领导下,变得越来越强大。】
【而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尽管得到了朱允炆增派的三十万大军的支援,但在经历了一年多的艰苦征战后,只有极少数的将士得以生还。】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战争中,许多朝廷将士纷纷投降了朱棣。】
【他们深感在李景隆的指挥下,无法看到胜利的希望。与其在无望的战争中白白牺牲,不如选择投靠朱棣,参与这场造反行动,或许还有机会成为新朝的功臣。】
【这些投降的将士为朱棣提供了宝贵的军事力量和经验,进一步增强了他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