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城以北三十里外,就是朝廷派遣讨伐的军队。
两万大军囤积于此。
此次平乱挂帅的是程伯献。
杜蘅记得前世的历史,程伯献是程咬金的孙子,与那位著名的高力士十分交好,所以风评不是很好。
来到军营的辕门,被士兵给拦住。
陈骨出声呵斥:“瞎了你们狗眼,这位是奉旨钦差,礼部左侍郎杜子芳!”
守门士兵忙道:“请钦差稍后,小人这就去禀告给程都督。”
一会儿工夫,就见一名腰圆膀大的老将,带着一众将领过来。
杜蘅认得此人就是程伯献,杜家是武将世家,原身与程伯献也见过几次,只不过当时他是晚辈,没跟程伯献有过深入的交流。
“程老将军,别来无恙。”
“呵呵,好久不见啊杜大郎。”程伯献笑容满面。
杜蘅眼神一扫,看到程伯献身后一张熟悉的面孔:“你怎么会在此?”
“呵呵,老夫现在是朝廷派的监军,又见面了杜侍郎。”说话的是上官红,旧党中人。
之前由于御前打赌,便被罢免了官职,想不到竟然被送到了军营当了监军。
大梁以文驭武,每当军事行动,朝廷都会派一名文官当监军。
监军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给朝廷打报告,而以文官对武将的敌视,这份报告掺杂了很多主观想法。
要是旗开得胜也就罢了,若然战事出了任何差池,监军便把责任全部推到武将头上。
杜蘅冷笑道:“温尚书好手段啊,这么快又让你重回官场。”
上官红脸色也不好看,问道:“杜钦差所为何来?”
“奉旨办案。”
“你办的是青苗法一案,来军营做什么?”
“永嘉之乱与青苗法息息相关,本钦差如何不能来?”
程伯献看着二人针尖对麦芒,打了圆场,说道:“大郎,且到中军大帐说话。”
方经天朝着外面招了招手:“把粮食都运过来。”
上官红看着辕门之外,源源不断的粮车朝着军营推了过来,愣了愣神:“这是多少粮食?”
“二百万石。”
“哪来这么多粮?”在场几个将领都吃惊了。
杜蘅解释:“我在天台郡筹集的粮食。”
上官红愤愤的道:“这姓黄的,之前给他下令征集粮草,他推三阻四,说粮仓已经空了,结果凭空多出了二百万石,哼,老夫一定会上报朝廷的。”
“上官监军别忙着上报朝廷,这些粮不是黄郡守筹的,而是本官略施小计,让天台郡的六大粮商吐出来的,天台郡官仓确实没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