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铁蜈道人公冶黄,那日原打算将张雨凝擒回五毒派做自己的小妾,不料中途遇上采集碳屑的周紫琼,将张雨凝从手中夺走,没奈何,只好先回五毒派,再做计较。
公冶黄回到南疆后,现众同门变得比平时勤快了许多,一个个都在那里用功修炼法术,正疑惑之际,忽接到掌门谕令,说下个月初八,要在青螺山与黄山派决战,叫他好生准备,但铁蜈道人自身法力并不高,他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那多年用人畜生血喂养的大蜈蚣。
但南疆五毒派附近一带的生灵,多半已被众同门拿来修炼邪功,或是祭了毒虫了,公冶黄的毒蜈蚣体型巨大,所需的血食也颇多,要想喂饱它,仍需下山寻找。
起初,公冶黄原打算在附近的川藏黔一带下手,但又一想,近处作案,难免遇上黄山派的对头阻挠,于是便带着大蜈蚣,驾起一阵妖风,向东来到东海之滨,选这偏远的地方下手。
话说东海之滨,有一座镇甸,此镇的一面背山,一面临海,全镇上的人,世代以捕鱼为业,故此名为兴渔镇。镇上有一人,名叫陶光潜,是一名落榜的秀才,平日里教授渔民的子女读书写字,好赚一些生计外快,以作来年赶考的川资。
有一日,众孩童下了学,陶光潜无事,独自闲步海滨,站在一片树林底下,迎着海面上吹来的和风,望见碧海无涯,金波粼粼,海滩上波涛澎湃,打到岩石上面,激起千寻浪花,飞舞而下,映着斜阳,金光闪耀。
陶光潜看了一会景致,想起自己屡试不第,枉费了多少年华,不禁百感交集,出起神来。正在望洋兴叹,忽听身后树林中一片喧哗,步履奔腾,欢呼而来,回头一看,原来是自己教的孩童,在海边玩耍嬉闹。
众孩童远远看见陶光潜,高呼:“先生!先生!”一边喊,一边往陶光潜这里跑来。离近了一看,陶光潜现群儿手上各拿着几片蚌壳,蚌肉业已挖去,那些蚌壳大小不一,色彩甚是鲜明,便问:“你们要这蚌壳何用?”
有一个年长的孩子答道:“这几日蛤蚌也不知哪里来的,多得出奇。海滩上只要潮一退,遍地都是,拾也拾不完。我们见蚌壳好看,便将肉挖了,带回家去玩耍,各人已经攒了不少了。”
陶光潜闻言,见他手上正拿着一只大的,蚌壳虽被他掰开,但肉还未抠去,鲜血淋淋,尚在颤动,不禁起了恻隐之心,将众儿童唤在一起说道:“你们既读书,应知上天有好生之德,海中蚌蛤之类又不会害人,它们离水即死,从今以后,不可再去伤害。”
说罢,陶光潜忽然灵机一动,复对众孩童道:“从明天开始,我带大家玩一个游戏,你们每天下学后,我便会在离海岸两三丈远处,设下几十根浮标,下面用木盘托住,一头系在海滩木桩上,标顶上有一绳圈。你们赶来海边,将这些蚌蛤,只要手能拿得起,打得出的,以年岁力气大小为远近,照打飞镖暗器之法,往浮标上的绳圈中打去,打得最远最准的,有奖。如果遇到那些体型过大的蚌,几个人合力将它抬回海里去,如何?”
众孩童玩心极重,本就渴望有大人领着一起玩耍,再一听陶光潜所说玩法又十分鲜,人人兴奋不已,跃跃欲试。由此每当潮退之际,陶光潜便率领群儿前往海滩,以蚌为戏,照打飞镖暗器之法,将那些被潮水冲上岸来的蛤蚌,送入海里,遇到个头极小的,陶光潜便带领众孩童用扫帚将它们扫入海中。日子一久,众孩童便在陶光潜的带领下,既享受到了游戏的乐,也挽救了无数只蛤蚌的生命。
这一天,下了学,陶光潜还像往常一样来到海边,与众孩童一起去做放生之举,刚绕过海边树林,忽见十几个孩童跑过来说道:“先生,不得了了,岸边有一只巨大的蚌壳!特别特别大!快跟我们去看看吧!”……
这一天,下了学,陶光潜还像往常一样来到海边,与众孩童一起去做放生之举,刚绕过海边树林,忽见十几个孩童跑过来说道:“先生,不得了了,岸边有一只巨大的蚌壳!特别特别大!快跟我们去看看吧!”
说罢,群儿拽着陶光潜的手,将他连拉带扯,带至海边,陶光潜一看,果见一只丈许大的蚌壳,厚有二三尺,五色俱全,绚丽夺目,甚是稀奇,那蚌壳微微张合,时露彩光。
这时,忽听身后有人说道:“这巨蚌腹内必有宝珠,何不将它剖开,取出一看?”陶光潜回头一望,原来是三个少年,为的那一个,是兴渔镇镇长的儿子,名叫赵利。
陶光潜道:“这巨蚌定是百年以上之物,好容易长到这么大,杀了怪可惜的,不如还把它送回水里去吧!”
赵利道:“这蚌大得出奇,其腹内十九藏有稀世奇珍,我们并非是想伤它,只是揭开壳来看看有无,开开眼界,再送回海里也不迟。”说罢,便取来一把渔叉,走向蚌侧,陶光潜刚喊:“仔细!看伤了它。”那叉尖已经插入蚌壳合口之内,陶光潜以为那蚌轻重必定受伤,不料,猛听“哎呀”一声,一道白光闪过,只见赵利双手丢叉,跌倒在地。
原来赵利叉刚插入蚌口,忽见一股水箭从蚌口中射出,疾如电掣,冷气森森,竟将赵利打倒。赵利同来的那两个伙伴,也都是少年好奇,原也持叉准备相助下手,一见赵利吃了巨蚌的亏,好胜心强,也纷纷将鱼叉往蚌口之内插进。
不料,叉尖刚进去,只见蚌身似乎微微动了一动,随后便见数十百股水箭喷出,将二人一齐打倒。前后三柄叉,同被蚌口咬住,二人也和赵利一般,晕倒在地,不省人事。
陶光潜大惊,连忙告诫众孩童不可再靠近那巨蚌,陶光潜回头看那三人,只是闭住了气,业渐苏醒,忙喊附近的渔民将他们三个抬了回去。陶光潜担心再伤了别人,想找人合力将巨蚌抬入海中,可众人都亲眼目睹了刚刚生的一切,谁也不敢再靠近巨蚌一步。
陶光潜没奈何,只得自己一人,来到巨蚌近前说道:“你本是水中之物,机缘巧合被潮水冲上岸来,这里并非你久留之地,我这就送你回去,从此大家井水不犯河水。”
说罢,竟见那蚌口内的三股渔叉纷纷落地,陶光潜一惊,心想莫非此物能听懂人言?鼓起勇气,走至巨蚌近前,双手试着用力一抬,感觉分量很轻,那么丈许大的巨蚌,竟轻而易举地被他抬起。陶光潜越惊异,向水中走了不到十几步远,便脱手抛去,那蚌才一落水,便疾如流星,悠然游去,眨眼工夫,已游出十丈远近。
陶光潜心想大功告成,长舒了一口气,转身欲待回到岸上,忽见众孩童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指着自己身后喊道:“先生,快看!”陶光潜回头一看,原来那巨蚌并未离去,游出十几丈远的距离时,倏地转过身来,朝向岸边,将两片大壳同时张开,只见一道长虹般的银光由内飞出,直冲霄汉,影动江底,使得满天云层和无限碧浪都成五彩,斜日红霞俱都减色,蔚为奇观,绚丽无比。
此时,陶光潜与众孩童,连同附近众渔民,俱都惊奇不已,随后又见蚌口三张三合之间,那道银光忽从天际直落,朝众人所在之处奔来。这时正是暑夏,斜阳海岸,犹有余热,众人被那银光一照,立觉遍体清凉,周身轻快,强光耀目中,陶光潜仿佛看到蚌腹内有一妙龄女子,正朝着自己拜谢,也不知是幻是真,随后,又见那道银光从天际直坠波心,巨蚌也不知去向。
这时,众孩童俱都兴奋异常,欢呼不已,陶光潜趁机对众孩童道:“我们把巨蚌送回海中,那巨蚌感激我们,这才放出银光来,表示愿意和我们做好朋友。所以,今后我们还要继续多行善举啊!”……
这时,众孩童俱都兴奋异常,欢呼不已,陶光潜趁机对众孩童道:“我们把巨蚌送回海中,那巨蚌感激我们,这才放出银光来,表示愿意和我们做好朋友。所以,今后我们还要继续多行善举啊!”
“先生,刚才的光真漂亮,我还想再看,巨蚌还会再回来看我们吗?”一个孩童问陶光潜道。
陶光潜道:“放心吧,只要我们多行善举,它一定还会再回来看我们的!”由此,兴渔镇上的孩童,对陶光潜更加尊崇,在陶光潜的带领下,群儿不仅学会了读书识字,也做了许多善事。
话说时光荏苒,这一日,兴渔镇有一樵夫,姓刘,像往常一样,从山上砍柴归来,行至半山腰上,距镇上不到一里远处,这时,天色忽然暗了下来,感觉十分诧异,心想今日阳光正好,万里无云,怎会突然变暗?回朝天一望,只见一大片黑云,在天上缓缓移动,此时恰好将太阳遮住。
樵夫觉得十分奇异,便放下柴薪,仔细观瞧,忽现这黑云竟是长条形的,且左右两侧各有一排像刺一样的黑色云带。不一时,只见这片黑云越来越大,平地里忽起了一阵大风,将周围的树木吹得直摇。
樵夫觉情况不妙,连刚砍的柴薪也顾不得拿了,急忙往镇上跑去,却已为时太晚,只见那片黑云,距离地面越来越近,落下一看,原来是一条十几丈长的黑色大蜈蚣,一颗栲栳大的怪头,钢牙排列,两只碧森森的眼睛,有海碗般大,射出两道寒光,身体两侧各有一排锋利的铁足,不下数百只,每一只都有六七尺长。
可怜那樵夫,跑出去没几步远,便被这蜈蚣腾身一跃,用头部附近的六只铁足,将樵夫的身体五花大绑,捆了个结结实实,樵夫被缚得喘不过气来,脸憋胀得通红,那蜈蚣却将头一探,张开巨口,只听“咔”的一声脆响,便将樵夫的头咬了下来,咀嚼了四五下吞咽之后,又朝那樵夫的肚腹咬去,咯吱咯吱的数十下咀嚼后,便把樵夫的身体吃了个干干净净。
这时,又从半空中降下一个术士,身穿绿色麻衣,腰间系着一只墨绿葫芦,此人正是南疆五毒派的铁蜈道人公冶黄,只见他哈哈大笑,对大蜈蚣说道:“吃一个还不够塞牙缝呢,快往前走,前面镇上还多着呢!”
欲知兴渔镇上的人是否罹难,且看下章分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