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天气越来越凉,但今日的阳光驱走了一部分的寒凉。
赈灾返京的队伍估摸着有几十号人,领头的是三匹高头大马,三名看着身手矫健的侍卫端坐在上。
中间看起来老成干练的侍卫是负责此次返京安全的侍卫长,名叫高真,左右两侧的是高真的副手,二人是亲兄弟,哥哥叫王莽,弟弟叫王勇,皆是身手不凡之人。
随后是十来辆外观几乎无差别的马车,头三辆分别坐着暮景、邹守愚、大司农,后面两辆则是几名农务司的大人。
其余的几辆马车车厢里则放置着行程途中的必要生活应急物资。
驾驶马车的皆是后勤人员,人员配置上还算合理。
二十多名普通侍卫则骑着马穿插在队伍其中,以备随时保护赈灾大人们的安全。
苏淼一行人只有三辆马车,跟在队伍后面也不怎么打眼。暮景为防止遇到歹人人群分散,于是让苏淼的三辆马车跟在农务司大人们的马车后面。
苏淼、千山、暮雪一辆,其中千山负责驾驶马车。
苏涵、6今安一辆,驾马的是一名黑瘦精明的马厩小厮,大家都叫他黑子,平时在苏家宅院里负责养马洗马,因聪明伶俐被苏淼看中,跟着带去东京城。
还有一辆则也是装着一些必要物资,和一个驾马的老师傅老梗。
老梗和黑子是相依为命的父子,苏淼不忍他们父子二人分别,于是便将老梗也带上了。
苏家这几个人里面,除了黑子和老梗,其余或多或少都知道苏淼有个百宝箱,里面能变出各种物资,因此对未来的这十几天行程,没有半分物资上的担忧。
侍卫长高真在暮景的马车一侧,简单的汇报着回京的具体路线:
“暮大人,此次回京,我们从韶州出、途径永州、荆州、南阳几个大的州府直达开封府。如果一路顺利的话,大概半个月便可返京。”
暮景用手轻轻的拨开车厢的窗户,清冷的声音传出:“随行有苏家小姐,女子身娇体弱,返京队伍尽可能的每晚宿在沿途的官家驿站,如若实在赶不及,也尽量找一些干净的客栈休息。”
“暮大人,昨日我便看过路线,如没有突情况,沿途中有1o个晚上能宿在驿站,其余几个晚上只能看行程的情况,尽量找沿途的客栈或者农家,即便是安营扎寨,也会让苏小姐能有个干净的环境休息。”
“辛苦高侍卫长了,回京定会重赏~”
队伍浩浩荡荡的走在管道上,马蹄声贴着地面踢踏震动,规律又有节奏。
好在出行前,苏淼特意让木匠师傅改装了马车车厢,借鉴了以前看过的交换空间节目组,将家具的折叠展开挥的淋漓尽致。
日常情况下,马车内部是u形的座椅,如遇到困乏的时候,可将底部的板子往上撑起,再铺上厚的床褥子,就变成了一张大床,足够两三个人挤着睡。
苏淼这辆马车有三人。暮雪虽生的漂亮,但却是个糙汉子的性格,不弯弯绕绕,和苏淼也聊的来,因此一路也不算乏味。
千山驾驶着马车,偶尔插上几句话,主仆三人还算快活。
苏涵和6今安是两名学霸,虽已考上秀才,但考虑到明年秋天便是三年一次的科举秋闱,时间紧迫,于是在马车上也在争分夺秒的看书学习,二人时常因为一些不懂的知识点争论不休,好在赈灾队伍里不乏像邹守愚、大司农这样的金科进士,帮忙解答调停,也算是一路上的趣事。
临近中午,队伍简单的在官道旁的空地上停下歇息,赈灾队伍中的后勤人员便开始拿出炊具、食材简单的弄些管饱的吃食。
先是烧水泡了些茶,分别给到暮景、邹守愚、大司农等大人后,便开始烹煮羹汤。
几口大锅简单的将青菜、蘑菇、鸡肉丁等炖煮在一起,加上盐,便成了一道蔬菜肉羹。配着备好的肉饼子、肉干,也算是简单的路边餐。
见暮景、邹守愚他们也这样吃,苏淼虽吃不下,但当着众人也不好拒绝,倒显得她矫情。于是勉强咽了几口,便趁着大伙不注意,将吃剩的饼子和蔬菜肉羹丢给千山,便溜去一旁歇息了。
苏涵也吃不下,同样的动作将饼子和蔬菜肉羹丢给6今安,便去寻姐姐。
千山6今安内心os:吃不完,根本吃不完!这么难吃的吃食,到底要吃多少!
暮景没看到苏家姐弟二人,害怕苏淼出事,便四下寻找。
最后在不远处的一棵树后面,看到苏家姐弟二人做贼似的蹲在那里,虽只是背影,但依稀也能看出这二人是在大快朵颐。
“姐姐,还是这红烧肉好吃!那肉饼子干巴巴油腻腻,根本咽不下去!”苏涵嘴里一边嚼着东西一边不停的输出,虽说他现在正是疯狂长身体的高峰期,食量惊人,但也不代表他啥都要吃。
之前书院的餐食就够难吃了,好在家里时常会送去一些糕点肉脯过去,才勉强没有掉秤。
“就是~不过一直这样吃独食也不太好呀!”
若是被旁人现,岂不是很尴尬。
苏淼想了想,“我们车厢里带了一些火锅底料,要不偶尔让后勤们拿来煮了?”
“那自是最好不过,我也觉得偷偷摸摸的吃东西有点不太光彩!届时有了火锅底料,他们随便煮啥都好吃!”
暮景一脸笑意的看着那两团大老鼠般鬼鬼祟祟的二人,估摸着还要偷偷吃一会,便假装没看到,转身回队伍了。
餐后没过多休息停留,待人员齐了之后,便又继续出。
一直到晚上七八点,才到达梧州驿站。
领头的侍卫快马加鞭赶在队伍到达前两三个小时,便到达梧州驿站,并让驿站提前做好接待准备。
此时梧州驿站的驿史们远远的便迎了过来。
古时候的驿站是传递政府文书的人及往来官员途中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通常建在官道沿途。一些有官家背景的显贵也会用驿站传递重要信件或者包裹,就比如之前陈梓州给苏淼寄信,便是通过驿站传递的方式。
小的驿站基本上6o里一驿,快马一天走6驿便是36o里。
如不顾及马匹的死活,最高能达到一日8-9驿,便是日行5oo里。因此唐朝时期为了杨贵妃每日吃上新鲜的荔枝,一天都要跑死无数的驿站马匹。
但是能提供大规模休息住宿的驿站是12o-24o里一驿,马车正常行驶下,一天走8o-12o里,所以并非每日晚上都能宿在驿站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