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的要求下,祖父請求皇帝讓我歸家學習,皇帝很容易就同意了。
當初是因為阿姐,他才留在宮裡。
既然這個宮裡不再歡迎阿姐,那麼他也沒必要留在這裡。
所有人都說聖上是個好皇帝,是千古明君,但他卻不以為然。
打敗西戎國、打敗高麗國種種豐功偉績,只有他清楚,那都是建立在阿姐之前的幫助上。若是沒有阿姐,哪有他這般成就。
他看不起他!
祖父知曉我一直在尋找阿姐,便告訴我,只有成為人上人,才能驅使別人替自己辦事。
他很清楚祖父這麼說,並不是鼓勵他去找阿姐,而是想讓自己努力上進,參與科舉,學習如何成為上位者,成為合格的秦國公。
雖然清楚祖父的心思,但他沒有忤逆。
因為他很清楚,祖父說的沒錯。
如今的他只是一個半大的孩子,依靠著祖上的過日子,只有自己真正出人頭裡,才是硬道理。
在阿姐離開的第六年,聖上變了,他開始痴迷道術。
所有人都在勸誡,就連祖父也在勸誡聖上,可聖上執意為之。
戶部尚書彈劾聖上勞民傷財,聖上卻說他用的都是自己的錢,沒動用國庫一分一毫,且還提供了許多人賺錢的機會,是好事。
總之,一件自古以來都被所有人唾棄的事,落在聖上的嘴裡就成了一件天大的好事。
大臣們被懟得啞口無言,但他們很快以古說今,將以往血一樣的例子,勸退聖上。可是聖上卻說,他對長生不老不感興,煉丹那等毒物,他不會碰。
瞧瞧,聖上心裡門清,吃所謂仙丹是找死。
所有人都被聖上的行為弄懵。
不求長生之道,不為煉丹,可卻遍尋道士,著實讓眾人摸不著頭腦。
祖父在與我說起這件事時,只覺得荒謬。
齊王即位的消息傳出後,他有那麼一瞬間的呆滯。
齊王何德何能能坐那個位置。
縱然他不喜聖上,但不得不承認,他才是最合適那個位置的人。
不僅僅他如此覺得,祖父以及大多數朝臣們都如此覺得。
闊別五年,他再次到了紫宸宮,他想勸一勸聖上,不為其他,只為阿姐。
只是他還未走進御書房,便在外間聽到了齊王與聖上對話。
若換做常人,必然聽不到。可是他異於常人,鼻子與聽力遠普通人。
他終於明白了,聖上為何要找道士,為何要卸下肩上的擔子,將位置傳給齊王,原來他是去找阿姐。
原來他一直未曾忘記阿姐。
原來他並非無情冷血之人。
小醬油抹了一把眼淚,往日的憋悶與彆扭,在這一刻全部消散。
他釋然了。
皇帝叔叔走的那日,他就站在遠處目送著他離去。
這一別,或許是永別!
那一眼,果真成了永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