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周恋秋摸了摸顾心芒的脑袋,感慨道“哎呀,我们心芒头顶这光环太亮眼了,我来摸摸看。”
顾心芒撇头“哪里有什么光环。”
周恋秋“小天使的光环啊你就是我们的小天使郁西川,你说是不是”
顾心芒被周恋秋搂在肩膀,抬眸看向郁西川,就听他沉笑了声,道“捡着宝了。”
傍晚时分,顾心芒一行人回到了淮远村,张暮寒就像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在大棚门口迎接着他们的归来。
顾心芒先把东西都放回外婆家,再处理食材,跟郁西川道“把这个小火炉,拿到大棚那儿去,冷的时候取个暖,一会我跟恋秋姐姐把晚饭给你们提过去。”
“行,辛苦两位女同志了。”
“等下你叫张暮寒一会过来哦”
郁西川皱眉“有什么事吗”
顾心芒笑笑“我们出门一天了,现在体力最好的就是他,让他来帮忙搬石头。”
灶台前,周恋秋负责生火烧水,顾心芒则把周恋秋在肉粮铺里抢回来的排骨洗净,冷水下锅,加葱姜去腥。
“心芒,火生起来了,我去和面。”
这段日子顾心芒跟周恋秋一起干活做饭,默契越来越好。
排骨焯过水捞出,剁开斩块,再加以葱姜料酒腌制,这时候,顾心芒把今早就放到水里泡的糯米捞出,再放到蒸笼屉上开蒸。
“心芒妹砸,你叫我过来搬石头”
张暮寒一颗好奇的脑袋伸了进来。
顾心芒指了指周恋秋身后的石头墩子,道,“你把它挪到天井那边,一会糯米蒸好了,开捶噢”
张暮寒洗了个手道“保证完成任务”
糯米一蒸好,顾心芒跟周恋秋,一人捏着蒸布的两角,迅将蒸熟的糯米拨进捶年糕的石墩子里。
“蒸的不多,很快就能捶好”
张暮寒给槌子沾了水,就开始“梆梆”地砸了起来。
这边,顾心芒拿起瓦锅放到灶台的另一处炉子上,开始炖排骨汤,猩红的柴火舔着瓦锅边沿,冒出的热气“咕嘟嘟”地弥漫在整个老屋。
柴火的香气,融入进了食材的味道。
此时周恋秋跟张暮寒在捶年糕,顾心芒则将周恋秋切好的面条下了锅,热气膨胀,面条如仙女散花,随着沸腾的水泡翻滚浮游。
顾心芒“面条好啦”
张暮寒“年糕也好啦”
顾心芒拿过一块细铁丝网,刷干净后,朝张暮寒道“跟年糕一起拿去大棚那儿,我们今晚烤年糕”
张暮寒挥舞着棒槌“好嘞”
周恋秋赶忙道“带上收音机”
外婆坐在天井边,看他们几个年轻人忙前忙后,摇头笑了笑“这自从搞了个大棚,你们不仅吃在那儿,还要睡在那儿。”
顾心芒装了一碗排骨面,上面撒了葱花和切细的白菜,码了排骨,淋上高汤,端到外婆面前的小木凳上,刚放下就烫得赶紧捏耳朵。
“外婆,那大棚里种的,可是希望的种子我们当然得日夜守着了等到时候结了果,咱们就不光吃白菜了,还有黄瓜,西红柿,大葱,辣椒”
外婆捏了捏顾心芒的耳垂“你们这些年轻人啊,我看要上天咯。”
周恋秋拿过“猫叹气”,把包好的年糕和煮好的面条放了进去,笑着竖起了拇指“外婆,您老眼神真厉害,我们啊,就是要上天”
“哈哈哈哈”
蔬菜大棚边上的草屋里,郁西川将顾心芒递来的铁丝网折了四个角,架到了火炉子上,张暮寒则把端来的瓦锅放到桌面。
周恋秋铺了碗,把面条分好,张暮寒就一一浇上了排骨汤“每人三块排骨,白菜牙子,小葱花,保准香咧”
顾心芒耳朵贴着收音机,一边接信号,一边调着度盘
忽然,眼睛一亮“有声了有声了”
草屋里,唯一的一点亮,就是炉子的火光,四个人围坐在一起取暖,周恋秋把切好的年糕放到小炉子上烤,滋滋的米香,伴随着排骨汤吸溜的声音,在这片昏暗的平地上,亮起了生活的希望。
“中央人民广播频道,为您服务。”
这时,收音机里电流声响起,张暮寒眼珠子瞪圆,吃面的动作都停住了
“日前,我国正在研的卫星玄武一号科研工作,备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这是一场国际尖端技术的较量,早在1957年,苏国就已成功射了第一枚人造卫星,之后,灯塔国,兰国,东瀛国,也相继射成功。对于玄武一号,我们的科研团队接收到的明确指示就是上得去、抓得住、看得见、听得着。基于这四点,实事求是地开展总体设计”
四个人聚精会神地听着广播里的新闻,直到这条关于卫星“玄武一号”的消息过去半分钟,还没有人说话。
直到,周恋秋鼻翼间传来,一股焦味。
“啊年糕,年糕要焦啦”
周恋秋边说边赶紧用筷子给火炉上的年糕翻了个面。
一旁的张暮寒被她一喊,继续回了刚才夹面条的动作,只眼神放空,像在想什么。
而郁西川则放下了碗筷,捡起一根木枝条,在泥地上写写画画起来。
张暮寒原本僵住的眼珠子,就跟着郁西川写字的手势转动了起来“嘶,这卫星一射,就离地面两千多公里,这上得去,得靠运载火箭,那剩下的抓得住、看得见、听得着,怎么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