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小辈关平,见过庞将军
“樊城外地势平坦,适合骑兵穿插。”
“为了迟滞骑兵的穿插度,壕沟和鹿角就不能太方正。”
“越是凌乱,骑兵就越不敢轻易穿插,而只能在我军划出的区域驰骋。”
樊城外。
苏非详细的向诸葛乔讲述如何深挖壕沟、如何部署鹿角。
虽然苏非不是什么有名号的名将,但跟赵累一样都是跟着关羽征战多年的宿将,对战场军务亦是颇为熟悉。
身为统兵将校,不一定是最能打的,但一定得是最有头脑最熟悉统兵的。
诸葛乔听得很仔细,对壕沟的选址以及鹿角的布置区域有疑惑的地方都会认真的请教苏非。
孙子兵法等兵书,讲的是宏观上的兵法道理。
受限于篇幅,这些道理都会用精炼的词语来浓缩,并不会长篇大论的描写具体的军务。
想要真正的将兵法道理运用到具体的军务上,就只有实践。
实践检验道理,知行才能合一。
“主簿跟其他的士人子弟不太一样啊。”
“江陵城有传闻,主簿跟糜太守沆瀣一气,故而君侯不喜主簿,看来这传言有误啊。”
“以主簿表现出来的俊雅言行和求知态度,怎么看也不像是个无才无德的小人。”
苏非跟着关羽的时间也不短了,见过了不少的青年俊杰。
荆州重要官员都有子嗣在军中,但少有人能如诸葛乔一般认真的请教军中将校。
就比如苏非,苏非是凭借军功从普通的校刀手一步一步升迁成裨将军的。
然而在大部分士族或士人出身的青年俊杰眼中,苏非也只是一个武夫。
别说请教苏非了,苏非主动普及军务常识都会受到嘲讽。
甚至还有士子在苏非面前背诵孙子兵法,什么行军篇地形篇说得头头是道,将苏非从实践经验中得到的道理贬损得一无是处。
苏非也不是个多嘴的。
虽然看出了关羽对诸葛乔的态度跟传闻中不同,但也不会去多问。
尤其是在军中,刻意打探很容易被误会为有异心。
军机是私密事,不该问的不问,不该懂的别懂。
要是多嘴乱嚼舌根,哪怕你是韩信,也得被怀疑是不是敌人安插的探子。
一连三天,诸葛乔都跟苏非和关兴待在一起。
经过三天时间的具体观察和请教,诸葛乔也对深挖壕沟和部署鹿角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而在城头。
曹仁也注目了三日。
虽然牛金屡屡请战,但曹仁并未选择派遣兵出城破坏壕沟和鹿角。
曹仁在等庞德的到来!
第四日。
庞德抵达郾城外。
急于求战的庞德,行军度很快。
虽然还达不到夏侯渊三日五百里六日行千里的度,但三日内抵达距离宛城两百余里的郾城还是能做到的。
由于郾城令死守城池,关平也未选择去强攻郾城。
倘若郾城的官吏不愿开门投降,强攻拿下郾城也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