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又何须善待?”
吴质和朱铄心中权衡利弊。
毁了点名声不要紧,重要的是当了刺史后就能获得政绩。
有了政绩傍身,又何须在意那丁点儿名声。
仔细权衡后,吴质和朱铄纷纷抱拳应命:“谨遵陛下之命!”
看向南阳的方向,曹丕又狠狠誓:“诸葛乔,你得意不了多久。”
“朕放弃洛阳,只因天时所致,而非被你击败。”
“你也就仗着刘备和关羽还活着,才敢如此的狂妄骄矜。”
“待刘备关羽老去,就是朕反攻之日!”
“朕,定要让你跪地臣服!”
迁都的檄文,很快就在洛阳大街小巷张贴,顷刻间就在洛阳掀起了轩然大波。
对曹丕而言,这是一项有利于大魏利益的国策。
对普通士民而言,却一场不亚于伊洛水灾的祸事。
若是跟着曹丕去邺城。
那么洛阳的田宅这些主要资产,就得全部抛弃。
不是每个士民都能跟朝堂上的公卿百官一样,说抛弃就可以轻言抛弃的。
哪怕是贾诩,都是提前变卖了洛阳的田宅然后提前去邺城购置田宅。
遇到这种猝不及防的政令,如何能甘心?
一时之间。
洛阳士民议论纷纷,愿意跟着曹丕的有,不愿跟着曹丕迁徙的亦不少。
“我三代人的钱财都用来购买洛阳的田宅了,现在去邺城我岂不是得去当屯田奴?”
“屯田奴谁爱当谁当,反正我不当,我刚取的娇妻凭什么分给别人。”
“也不知是谁出的馊主意,非得让陛下迁都邺城。”
“不迁都又如何?听说刘备都打到函谷关外了!上军大将军和大将军都战败了。”
“哎,要不我们投刘备吧。”
“嘘,你要死啊!你想死别拖上我!”
“你又不去邺城,除了投刘备还能投谁?”
“你这个笨蛋,既然要投就不能直呼其名,要称呼大汉陛下!”
“。”
虽说是自愿,但这自愿只是针对洛阳有田宅的士民,这些士民都是有一定的身份地位,不是普通的黔佃农。
如建安二十年迁徙的汉中民、黄初元年迁徙的冀州五万户、军中将士的家眷等,大部分都被曹丕强迁了。
留在洛阳的,亦不足万户。
对于这不足万户的士民,曹丕可没半点的仁慈。
吴质和朱铄在洛阳城内燃起了熊熊大火,浓烟滚滚,火势直冲云霄,
曹操曹丕父子花了二十几年重建的宫殿、府邸,再次遭受了火烧的厄运。
函谷关。
得到撤退军令的张郃,同样一把火烧了函谷关,引兵撤往邺城。
看着燃烧的函谷关,刘备暗道不妙。
曹丕的应对,比预料中更凶残!
打不过就焚城,这种战术跟坚壁清野一样,都是令人恶心而无奈。
“灭火!”
“益德,你引骑兵去打探洛阳军情。”
刘备连下数道军令。
张飞亦不迟疑。
在通过函谷关后迅赶往洛阳。
在看到洛阳城那熊熊大火时,张飞不禁怒气滋生:“曹丕竖子,竟敢效仿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