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这老兵革,真会挑时候!”
洛阳的曹丕,已经焦头烂额了。
先有伊洛大水,让洛阳受到了严重的水灾,死伤士民不知多少。
后有曹真曹仁在南阳战败的消息传回洛阳,让曹丕抓狂。
还未等曹丕理出头绪,刘备又来打潼关了。
援兵?
哪还有援兵!
洛阳的援兵大部分都被曹真带走了,曹真如今屯兵颍川,根本去不了潼关!
“传朕令:令张郃退守函谷关!”
曹丕无奈。
潼关太远,若张郃在潼关有个闪失,刘备就能长驱直入来洛阳。
唯有让张郃退守函谷关,才能保住洛阳。
至于函谷关以西,曹丕也顾不得了。
“平日里高官厚禄的养着你们,关键时刻没一个人能有良策应对。”
“朕养你们何用!”
曹丕仗剑大殿,对着公卿百官大吼。
众公卿被骂得头也不敢抬。
只因连日大雨,就让洛阳受到严重水灾,更导致南阳丢失、函谷关以南丢失。
洛阳更有传闻,说曹丕篡汉立魏又强占大汉故都,惹怒了上天,才有洛阳水灾。
不少士民纷纷附和,认为都是曹丕的错。
别说是曹丕了,这大殿的公卿百官也想跳脚骂娘。
贾诩闭目暗叹: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让你迁都你不迁,早迁都什么事都没有了。
在贾诩闭目暗叹的时候,曹丕走向了贾诩,拜道:“昔日朕不纳太尉良言,以至于有今日祸事。”
“还请太尉献策助朕!”
曹丕也挺后悔的。
早迁都,哪有这么多祸事!
还能让刘备去承担“上天之怒”。
届时,曹丕还能用“上天之怒”来讨伐刘备。
众公卿也纷纷看向贾诩,都希望贾诩能有良策。
贾诩徐徐睁开双眸,颤颤巍巍地道:“陛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刘备虽然亲征潼关,但臣料刘备粮草不多,是无法长驱直入来打洛阳的。”
“陛下可趁此机会,假借汉光武帝刘秀同伊洛水神托梦:直言刘备擅自复汉,令汉光武帝蒙羞。”
“昔日汉光武帝指洛水立誓,只为一个信字;山阳公乃汉光武帝直系之后,既然禅位给陛下,那就要维护这个信字。”
“故而上天降下水灾,是想断掉刘备的妄想,也是为了维护汉光武帝一脉的信誉。”
“然而天怒不能让士民受灾,故而陛下决定迁都邺城。”
“若有愿跟随着,可跟随陛下同往邺城,以示对上天的敬意。”
众臣暗暗欷歔。
老而不死是为贼,这都能强行解释为“刘秀之怒”。
只不过。
众人没人去反驳。
只要能让士民信服,那这托梦就是真的。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