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不看演技,只看剧情,一开始他觉得a是凶手,看了十分钟又觉得B是凶手,再看半小时,觉得c也有嫌疑,看到后面已经两眼转圈圈了,直到凶手被揭露,方宇曜惊讶的下巴都合不拢了,电影院的灯光都亮了起来,他还坐在那里沉思。
“走了啊,你还坐着干嘛?”
“别吵,我在思考。”
好基友看见方宇曜这样,见怪不怪,单只手拉起方宇曜,另一只手还拿着喝完的饮料瓶子。
“走走走,别妨碍下一场的人。”
“你说,凶手怎么就会是他呢!我完全没想到啊!”
好基友见方宇曜痴迷于分析剧情,无语的提醒他看台阶。
“我知道了,我的天啊,这反转太牛了,我还要再看一次!”
方宇曜从细枝末节回忆起来一些东西后,拉着懵逼的好基友重新买票,好基友无奈的喊道“我们都知道凶手是谁了。”
方宇曜“你信我,带着全知视角去看凶手是谁,也是另外一种感受!”
好基友不信,但说不过方宇曜,只好和他再一次进入电影院。
两人坐下后,还在拌嘴,说话声让旁边的人注意到了。
他瑟瑟抖“哥们,我还没看呢,能不能先别剧透啊。”
方宇曜心虚的打了个哈哈“不说了不说了。”
果不其然,带着全知视角再去看电影后,这一次,很多伏笔和细节线索都出来了,方宇曜不由在心中惊叹江导真牛逼啊,居然能做到第一次看电影和第二次看电影,是截然不同的感受!
好基友也感觉到了这一点,以往他一直觉得悬疑剧看一遍就可以了,再看就没意思了,可是这一次,再看还是好有意思啊。
甚至他还想再看第三次,因为有些细节他好像忽略掉了!
《黑金大劫案》的票房数据与日俱增,评分也在慢慢的往上涨。
在这个电影没播放之前,其实有不少人觉得,江南都这么久没拍电影了,会不会遭遇一次滑铁卢?
结果,哪怕《黑金大劫案》的总体数据比不上《封神》,业界影响力也没有《匆匆那年》厉害,但是人家票房高啊,商业片导演不就是看票房的吗?
有人心里反酸人家这部剧有小影帝,有新晋小影帝(徐砚青),票房能不高吗?
江南粉丝不肯了“你怎么不说有我们曲神江南啊。”
“等江南拿个小影帝再说吧,曲神在你们音乐圈好用,在我们影视圈没有效果。”
拿小影帝?
江南看见这条评论后,轻笑一声,要不然目标大一点,直接拿个亚洲影帝吧。
《黑金大劫案》在他看来就是重回影视圈的练手之作,一部轻喜剧哪里能看得出什么水平。
你们说得对,商业片导演看重票房,文艺片导演看重评分,但江南,两者都要。
5年前,他开始拍摄《匆匆那年》;3年前,他开始拍摄《封神》;1年前,他拍摄了《黑金大劫案》。
今天,他打算再创造一个神话。
说起华夏,凡是看小说的都会想到一个题材。
朋友,或许你听说过修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