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老师兴许被问过很多次,回答时候并不见得很诧异:“能住,有些学生家里远,不是每一个周末都回去,可以待在宿舍里。”
顺势补充了一句:“我看你是从小河村上来的,得注意一下,咱们一中是两周一过星期,上十二天过两天。”
元棠顿时有点苦恼,她告别了老师往宿舍走,心里却在担忧。
县一中的学习要比她想象中还要紧张,早上七点早自习,晚上上到九点晚自习,还没有周末!
她的生活费要怎么办?
身上如今只有二十多块,元棠无可避免的起愁来。
元棠从教学楼愁到宿舍,宿舍条件虽然不算太好,但比起镇上的初中已经好了太多,上下铺的架子床,一共放了四个,元棠来的最早,挑了一个靠窗的下铺,把书本放在铺位上。
她又面临了一个难题。
她没有床铺。
如今还是九月,秋老虎还没走,晚上只用衣服盖盖也能撑过去。
可等到降温怎么办?
元棠只觉得千头万绪全是一个字。
钱!
她走到校外,这时候正是报道的高峰期,学校周围也来了一些小摊子。
“卖包子嘞——”
“煎饼!加[ji]蛋的煎饼!”
“汽水两毛五——”
……
元棠眼睛逐渐变亮,上辈子她也摆过小摊。
在进城之后,她年岁上来,没有靠谱的地方用她,她就在街头做起了流动摊贩。
先是卖水果,后是买饼干,然后做起了小吃。
那时候人们的嘴巴已经养刁了,小吃的种类多不胜数,元棠卖过煎饼果子,手抓饼,烤冷面,也卖过网上风靡一时的芋泥香[su]鸭,章鱼小丸子,[su]炸[ji]柳……
元棠捏着自己的二十块,下定决心干点不一样的。
她已经是重来一次的人了,什么面子
她都不在乎。街头小摊贩看着不起眼,收入却未必微薄。
元棠定下主意,先去找胡明。
胡明正在茶馆打牌,被元棠找到时候还在蒙。
“你不是报道去了?()”
元棠开门见山:&a]调料,十来块煤,还有一大篓子的土豆。
这些东西她艰难的给扛到租屋,这里没有床铺,元棠从房东那儿要了蒲[cao]垫,当晚就在租屋里开煮。
调料放进大锅里煮到褐[se],[ji]蛋煮[shu]之后再敲,浸泡一整晚。在大灶上加一个篦子,土豆刮了皮,在上面蒸到[shu]透。
香味顺着窗户飘出去,房东一家差点被香醒。
只不过躲过了晚上,躲不过早上,一大早,元棠就用借房东家的小锅把茶叶蛋装进去,土豆泥盛放在小盆子里,准备好的几样小料也带上。
租屋离学校是不远,但元棠只用手搬,一路上还要看着不能撒,所以走的很是艰难。
终于到了门[kou],她摆开摊子,蹲在一边。
“土豆泥——五毛一勺!”
“茶叶蛋——三毛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