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心闻言不由一愣。
这话说得直白,但又何尝不是个现实。
太子未必就有小公主聪明,可他有伴读二十人,有东宫上下属官几十人,陪同他一起编纂文集,小公主却什么都要自己去争。
别看陛下对安定公主的态度,和宣城公主其实已经形成了鲜明至极的区分,但一对比太子李弘,那同样是一种难以逾越的差距。
李清月见她顿住了脚步,干脆将人一拉,继续说道:“别多想了,等明[ri]我们往邙山那处宅邸走一趟,然后就去找老师会合。”
要知道,再不走,就赶不上大军渡海的船只了!
正好崔元综的那句话给了她出的契机,她连自己找理由都省了。
好事啊!
而且蹭顺风车这种事情,做了第一次之后就不会介意干第二次。
嗯……还能让阿娘少担心一点是吧?
“愣着干嘛呀。”
澄心终于回过了神来,可这一刻,在小公主灼灼的目光中,她竟鬼使神差地忘记了继续劝阻公主不能出行,反而跟着她一道走到了衣柜前头。
甚至问出了一句:“公主,这么说的话,咱们是不是还得带冬衣啊?”
“那不用。”李清月坦然地答道,“有一批早就被我偷偷塞到老师的车上去了。”
澄心瞪大了眼睛:“……?”
等等!难道小公主不是因为弘化公主求援的事情,也不是因为那句“非实地硬战不可”才想要去边地的吗?
要这么说的话,按照时间门推断,该当再往前推一推,那就是……因为洛阳则天门上的那出献俘大会。
她这会儿又开始觉得,自己刚才是不是被小公主的一番话给骗了。
奈何她已上了贼船,也不像是能跳下去的。
李清月却好像是将她的傻眼完全曲解成了另外的意思,还补充了一句:“你放心吧,老师应该不会把我的心意给丢了。”
刘仁轨征兵完毕的时候已入[net]夏季节,那些冬衣都已派不上用场了。
可人人都知道,那是安定公主给老师的心意,他渡海作战也必然要经历北地寒冬,将其随同其余军资一并带上,并没什么问题。
但对于李清月来说,这却是让她出行更不容易被人现的一个必要条件了。
若是真把那些给漏了,到时候再添置也成,总不至于把她冻死。
要是侥幸没被丢,往后有人问起来,她就说冬衣是自己后带去的,不是塞在刘仁轨的行装之中的,总有说法可以糊弄,反正也没人看到她是怎么跑走的。
李清月拍了拍澄心的肩膀,“哎呀别想衣服的事情了,一会儿你收拾完了东西,再去太史局帮我取一件之前请太史令做的东西。至于我……”
她理直气壮地说道:“我给阿娘和阿耶都留一封书信,免得让人担心!”,,8878o5o68
李清月也正如武媚娘所说的那样,在练习完了今天的[she]箭之后收拾好了东西,继续回到了弘文馆中的书局,翻阅那本没看完的军事著作。
只是今[ri]的情况,比起之前的好像有点不太一样了。
她坐在书架的下头,因怎么说还是个小孩子的缘故,若不走到她这一格来,几乎瞧不见这里还有个人。
以至于当两道脚步声由远及近经过的时候,这两道声音的主人就没现她的存在,而是顾自[jiao]谈。
两人一开[kou],李清月便现,那还是两个[shu]人呢。
洛水造桥那会儿的[shu]人。
一个是清河崔氏的崔元综,一个是河东裴氏的裴炎。
这两个人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前后脚的功夫入学的弘文馆,加上在那造桥立碑之事上想要为家族争个先后,明明跟其他同僚相处的都不差,就是跟对方横挑鼻子竖挑眼的。
但要李清月看来,这两人估计也是觉得其他人不够资格跟他们争。
所谓世家天才的高傲,莫过于如此了。
之前有一次见到这两人,就听他们在争论关于科举的事情,这才有了她跟母亲提及“进士及第”,而后有了那一番探讨科举如何改进的[jiao]谈。
这一次的话题就更有意思了。
他们在说,如何培养一个合格的将军。
李清月顿时就竖起了耳朵。
崔元综的同宗崔知温,正在和刘仁轨一道募兵。六月之末,他们就要动身渡海,从百济一路支援唐军攻伐高丽。
裴炎的同宗,自然是同样出自河东裴氏的裴行俭了。此时的圣旨早已抵达西州,以李清月估计的话,他人应该已经在吐谷浑了。
这就给了这两人争论的话题。
别看裴炎其实对于先他一步踏入仕途的裴行俭有些妒忌,但在外人面前,河东裴氏各房都是一个整体,不必分出个内外亲疏。
裴行俭得到的这份委任,在他看来,也算是给家族增光添彩。
正因为如此,当崔元综这家伙用严肃古板的面[se],说出那等刻薄的话来后,裴炎毫不犹豫地还击了回去。
“你说这是陛下对他当年的不敬再施一道惩戒,可要我说,这分明是要给他以历练打磨的机会。”
“几乎手中没有折冲府兵的情况下打磨长进?”崔元综冷笑了一声,“就算真要说什么栽培将领,也得是那等有兵有将的实地硬战吧。不过是让他去试一试而已。”
哪是正儿八经的将领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