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的恢复工作也要开始了!
数量近十万的齐军降卒,被集中了起来,划定民屯,抢种栗种,以图收获更多的粮食。
国朝新组建的六个军,除去被彻底击溃的暂二十六军,以及被补充至第十军的暂二十七军外,剩余四个军除去补充主力损失外,整编成为了两个军,分别驻防于昌邑和彭城。
征召的民兵军以及民夫,多数遣散归乡。
同时,被打包到荆州、扬州吃救济粮的中原百姓,也一批批的开始召回。
只不过,能够回来的真不多。
荆州和扬州都收拢了不少流民,以充实人口较少的郡县。
包括淮州,也吸纳了十几万口。
对于这种情况,豫州布政使射坚、兖州布政使顾雍都呈表上书,希望能够强制召回灾民归乡。
但高诚表示做不到。
人家荆州、扬州帮了那么大的忙,让他们吃个几年的灾民红利,是很正常的事。
现在让人家把吃到嘴里的利益吐出来,对国朝日后平稳接收南方,有弊无利。
况且,还有场大戏要演呢,演员要是临场不配合,那岂不是要闹笑话了。
至于中原的恢复,慢慢的靠时间来磨吧。
六月,中原的局势渐渐稳定了下来。
去岁大旱的影响,也随着田地中长势良好的庄稼,渐渐开始平息。
而北方幽州涿郡,在坚持了足足几个月后,终于被张济攻破。
叛乱的贼以及重要的几个家族被夷灭,还牵连出十几户幽冀大家,流放西海。而俘虏的乱兵,则是悉数拉到了豫兖二州,填补两州郡县的空白。
这件事,又使得射坚、顾雍二人上书吐槽了几回。
然后痛痛快快的接收了!
没办法,初步完成人口普查的两人,拿着新的籍册,又看看旧年籍册,只剩下一个想法。
搞人!
诺大的豫州,居然只剩下二十三万户,不到百万人。
尤其是其中十余万户,都集中在汝水、颖水东南。
也就是说,大战爆前,齐国掌控的豫州地界,现在只剩下十三万户,不足五十五万口。
至于兖州更惨。
上下加在一起只剩下十六万户,其中还有近六万户集中在昌邑附近。
平均下来,一个郡还达不到两万户。
九月!
随着秋收的开始,大旱以及战争带来的影响,彻底消失。
百姓稳了下心来。
高诚也移驾洛阳,等待秋收完成后,再回归长安。
因为后面还有编军、更田等等一系列国朝基础国策要铺展下去。
。。。。。。
明武十九年年初。
高诚回到长安不久后,中枢府就正式任命糜竺为徐州布政使,总揽一州政务。
兖州、豫州的编军、更田几无阻拦,稍微有点实力的汝颖士族,现在根本不敢蹦跶。只要不抄家灭族,要啥给啥。
唯独徐州和青州。
而徐州豪强在糜竺的一番劝谏下,放弃了私兵部曲、佃户以及吞并的大量更田。
换来的自然是政治与科举上优待。
反倒是青州,有些愈演愈烈的苗头。
不过,针对于此,高诚并没有放在心上。
中原现在有徐荣坐镇,帐下十余万刚刚经历了灭齐之战的骁锐,足以镇压青州可能生的暴乱。
然而,当时间来到三月份的时候。
青州的锅子炸了!
青州豪强不满国朝更田政策,以黄巾之名,再度拉开了一场农民起义。
高诚收到消息时,人都气傻了!
自己想到了青州豪强可能会生暴乱,可万万没想到这些人居然打着黄巾的旗号。
疯了吧!
张角的坟头草都长几茬了,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