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王,当真想要决一死战?”
别说高诚了,在宣室内的诸位公卿,也都不明白曹操在想什么。
还是先前那句话,选择寿春不好吗?
国朝主力基本上都聚集在河北,齐国攻打寿春的话,河北一带将近二十万大军,只能望河兴叹。
但齐军主力调往平原,岂不是自己找死!
“陛下,不若趁此时机,攻略中原。”
大将军严颜率先开口道。
高诚没有说话,因为这的确是个好机会。
事先的筹划与部署,都可以推翻重来。
要知道,随着曹操这十余万精锐渡河,留在中原各地的只有区区七八万军队。三路大军齐进的话,完全有机会趁虚直入昌邑。
扫荡中原!
“的确是个好机会!”
严颜说完没一会儿,贾诩思量再三后,也认为此乃天赐良机。
国朝据有优势兵力,完全可以按照黄权的想法,直趋昌邑。拿下昌邑后,一边派军截断大河渡口,一边收拾青徐。
如此,失去中原的齐军,只有败路一条。
都不用打,饿也能饿死他们。
郭嘉咂咂舌,有些担忧。
齐国君臣皆有济世之能,事出反常必有妖。
“嘉以为,还是再等等看。也许,曹操是想引蛇出洞呢!”
郭嘉的担忧,自然有一定的道理。
也有认同者,比如袁涣,就不认为这是一个机会。
“陛下,臣以为不可擅动。齐国君臣的想法,就是希望大战提前。因为继续消耗下去,齐国是撑不住的。而想要大战提前,他们要么露出破绽,让国朝认为有利可图。要么主动出击,打出一场恢弘的胜利,逼迫国朝不得不提前开战。”
说完,袁涣继续道:“再者,齐军便是济河北上,亦可回师南渡。这个时间差,国朝未必能抓住。而一旦各路大军进入中原,齐国便达到了目的。他们也许早有准备,而国朝却是抛弃了先前的策略,仓促而进。”
“以有备算无备,恐有所失!”
“曜卿所言不错,且即便齐军主力北济,国朝于冀州亦屯有重兵,严防死守之下,齐军注定徒劳无功,虚耗国力。”
这时,杨彪也站出来说话了。
提前开战,对于军方而言是善事,可对于中枢府来说,就是天大的灾难了。
要知道去岁大战,国内一边需要维持大军所需,一边还要处理益州的赈灾工作。
现在,益州灾区刚刚稳定,今岁至今无灾,眼看是个好年头了,提前开启中原大战的话,后勤压力太大了。
别的不说,刚刚遣散的数十万民夫,就需要重新召集起来。
收复的幽冀地区,恢复工作也必然停顿。
“但也不必什么都不做,国朝可以抽调骑兵,趁着中原空虚,掳掠州郡。若伯奕抓住机会,说不定可以一战消灭齐军主力于平原。”
贾诩也改变主意了,先前自己也禁不住良机的诱惑。现在细细思量,此时开战,冒险的成分太高了,代价也非比寻常。
高诚亦是压住心中的躁动,不由得暗骂曹操老阴货。
自己又差点忘了淝水之战的前因后果。
冒险之举,若成功了,那收获自然大。可若是败了,那国朝说不准就跟前秦一样,除了基本盘其余的可能瞬间被瓦解。
“那就抽调第三骑兵军、羽林骑及前线诸部精骑,深入齐国腹地。各军主力,视战况而定。”
————
平原大战最终没打起来。
战报上只说齐军到了平原县,却没有主动起进攻。甚至在停驻一段时间后,就班师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