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
冀州易县县衙。
作为大军临时指挥部,易县距离前线易京并不远,且有城池遮护。
原本不大的县衙正厅里,摆了副沙盘,让有限的空间显得更加拥挤。
十几名参军司的参谋,正围绕着沙盘,不断换置着代表大军位置的旗台。姜叙及副帅张济、参谋长鲁肃三人,看着参谋们的工作,也在进行着小声的商讨。
“燕候在此战的表现,可谓是一鸣惊人啊。”
姜叙心中很是欣慰,作为自己亲自点的将,公孙续的表现给自己长了很大的面子,没亏负自己的提拔。若是后面的战事,没出现什么大的失误,相信自己许给他的好处,陛下也不会吝啬。
“啧,兵围蓟县,大破出城一战的幽州军。接着又在军都一带,连破幽州军数部,连战连胜,节帅当真慧眼识珠啊!”
听到姜叙对公孙续的夸赞,老将张济也顺带着恭维了其两句。
费点口水,便能得个好人缘,何乐而不为呢?
“哈,若非老将军鼎力支持,燕候只怕也没这个机会表现。”
姜叙一句话说完,听的张济心里很高兴,急忙拱手道:“哪里哪里,这兵点将,得节帅做裁定,老夫也就是多句嘴而已,算不得什么。”
“二位大帅,咱们要不还是先看看下一步怎么走吧!”
旁边的鲁肃听着俩人互相恭维,挺尴尬的。
不愧是出身西凉!
说话一点都不讲究,就搁这硬夸呗。
“嗯,子敬怎么看?”
姜叙看向鲁肃,说真的,这人吧,跟北幕军区诸将有点融不到一块去。也许是因为他第一次在军中呆着,可能不习惯吧!
当然,办事是真没病。
此次进攻幽州的战略部署,就是由他亲率参军司的诸参谋完成的,而后交由自己递交到总参府。
总参府那边看了后,几乎没做任何变动,就批准了此次的作战计划。
其他的一如军中琐务,鲁肃可是帮了自己大忙。
“节帅,蓟县那边,吾认为可以完全交由燕候去办。另外,调查司那边来书,言鲜于辅已经下定决心了,但是他自己的部曲有限,无法完全控制居庸关。这需要让燕候分出部曲,往居庸关。”
“没问题,稍后本帅与赵指挥使说一声,让他们与燕候联系。”
姜叙点了下头,与调查司那边的联络,需要自己来办。而后,扭头看向鲁肃继续说道:“子敬,梁道那里拿下了涿县,下一步派其部去蓟县,配合燕候围城,如何?”
鲁肃没有着急回答姜叙,陷入思忖。
倒是旁边的张济言道:“恐怕不甚妥当,涿县虽轻易拿下,但梁道所部行军甚急,后续粮草还未跟上,冬衣也稍有不足。”
张济说完,姜叙不禁长叹了一气。
这是个好机会,公孙续前完成作战任务,不仅截断了蓟县与外界的联系,还接连击败了幽州军部署在军都一带的数部兵马。
居庸关那里,鲜于辅也已打算归顺朝廷。
若一切顺利的话,居庸关一下,沮阳大概率会选择归顺。
且有辽王的大军和在右北平一带活动的盛洽部,足以拦住临渝关羽所部驰援蓟县。
只要步兵跟上,彻底围死蓟县,消灭刘备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但一切的一切,都存在于幻想。
现实就是大军在前线,粮草在几百里外。
这时,鲁肃也说话道:“肃也支持张帅的意见,幽州军主力尚存,贸然使贾军将所部前往蓟县,有些冒险。不若现在涿县休整,等待后续粮草、冬衣。蓟县那边即便出现意外,燕候所部也能来去自如。”
“哎,这落了雪的幽州,还真是冷!”
姜叙无奈的抱怨了一句。
“大帅,沮授那边,希望再缓几日攻城,赵军在冬衣方面的准备,很不充足,已经有不少将士因冻伤无法作战。”
“哎,暂缓就暂缓吧,不着急。消灭了张飞所部,各部也再无后顾之忧。”
说完,姜叙又问道:“马军将那边有战报传回吗?比起易县这,沮阳会更冷吧?”
“暂时没有,不过这应不用担心,马军将久在边塞,想来应有准备。倒是珪固那里,也一直没有战报传来。”
“怎么回事?五阮关已经拿下来了,珪固还没有战报?”
“没有,也有可能是落雪封了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