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吕后趁着刘盈早起独自打猎的空档,让人强行灌下了刘如意毒酒。
刘盈张大了嘴,呆滞了好半晌,才弱弱的问道:“母后真的要杀弟弟么?”
吕后现在心里就是一个畅快,想到将来的自己真的拥有了生杀予夺的大权,仿佛是三伏天吃了冰块一样舒爽,一扫最近的郁气。
到那时候,刘如意这对母子自然留不得,那就是皇位的隐患,理应斩草除根。
可她该怎么跟儿子说呢?
不过关于刘盈的所作所为,up主看到过一个有点阴谋论的说法,给大家当个参考。
有的观点认为,刘盈保护弟弟,并不是单纯的善良仁爱,而是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觉得刘如意是他的助力。
毕竟刘盈现在才十六岁,所以朝政大权尽归自己的母亲吕后之手,那等到自己二十及冠呢?到那时吕后还健在的话,会把朝政还给自己么?毕竟权力这东西拿起来了就不可能轻易放下,古往今来,执政太后和长大成人的皇帝之间的矛盾屡见不鲜。
到那时对于刘盈来说,对抗吕后和吕家外戚,自己的几l个诸侯王兄弟无疑是最大的助力。
十六岁的刘盈到底是什么想法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哈。
不管怎么说,刘如意死了,对刘盈的打击很大。
而且没过几l个月,吕后又把失去儿子的戚夫人斩去手脚,挖掉双目,熏聋双耳,用哑药将她毒哑,让她待在茅厕之中,称作“人彘”。
也不知道是不是想培养儿子的狠厉,吕后把刘盈叫来一起观看戚夫人,刘盈吓得失声痛哭,命人向吕雉说:“这种事不是人作得出来的。臣是太后的儿子,终究没有办法治理天下。”
此后他纵情酒色,终日不理朝政,还落下了病根,身体一天比一天弱。
戚夫人已经吓懵了,光是想想一下那个画面,就已经浑身抖得跟筛糠一般,半句整话都说不出。
这里面还有个细节。
那就是刘盈一开始看见人彘并没有
太大的反应(),知道是戚夫人后(),才被吓到。毕竟刘盈当时的身体还不错,是能在十二月这种寒冬腊月的天气里,还能大早晨跑出去打猎的选手。所以他是被吕后对待政敌这种残酷手段吓到了,以致于连朝政都不想管也不敢管。
至此,吕后完全掌握了朝政,开启了自己的时代。
有人说,吕后恶毒,刘邦一死就残害她的儿子,扶持自己的娘家,这个观点up不太同意。
咱们可以来细细分析一下。
首先,在汉惠帝刘盈的时代,吕后只杀了一个刘邦的儿子,那就是赵王刘如意,然后迫害了一下长子刘肥。
惠帝二年,楚元王刘交、齐悼惠王刘肥都来京朝见。一次,他们一家人设宴饮酒,刘盈觉得是家宴,所以就让自己的长兄刘肥坐在上首。
吕后就很生气,家宴怎么了,家宴就能不分尊卑了么?吕后怎么看刘肥,怎么都觉得他是飘了,目无君父。于是就命人倒了两杯鸩酒,摆在面前,让刘肥起身为她祝酒。刘肥站起来,刘盈也跟着站起来,拿起酒杯,想一起向吕后祝酒。
不得不说,刘盈搞这种背刺是有一手的。
吕后只能赶紧起身打翻刘盈手上的酒杯。刘肥觉得奇怪,不敢喝这杯酒,装醉离去。后来问别人,才知道是鸩酒。
刘肥当即害怕的不行,觉得自己的小命恐怕就要交代在这长安城里了。还是他们齐国内史士向刘肥建议说,鲁元公主只有几l座食邑,如果刘肥能够把一个郡献给太后,作为公主的汤沐邑,太后必定很高兴,这条命也就保住了。
刘肥一听有道理啊!就赶紧献出城阳郡,并尊公主为王太后。吕后果然十分高兴,并赞许刘肥,就在刘肥的府邸摆酒宴,欢宴后,让刘肥回到封地。
前面说过,齐国有七郡七十三县,而且地大物博,物产丰盈,有矿山有盐场,是天下最大最强的诸侯国。后来的七国之乱,吴王刘濞不收赋税,还能养得起军队,靠的是什么?那就是铜矿和盐场啊!
这么肥的地方,成了国中之国,谁当政心里都别扭。所以看刘肥这么识趣,主动吐出来一部分封地,吕后也就抬手放过了他。
毕竟公主的汤沐邑和封国可不一样,公主对自己的封地没有管辖权,只能收点钱,刘肥让出来的地方,就等于是直属中央了。
一个赵王刘如意,曾经的太子候选人,无论如何都活不了。一个天下第一诸侯国王,让出来一部分利益给朝廷就化解了危机。
看到没,吕后绝不是胡乱来的,她从朝政、从皇权的角度出来,很有针对性。在惠帝时代,除了这两位,她再没搞过其他刘氏宗亲,除了到处联姻,也没有硬要给吕家封侯封王。
她绝不是一个恶毒的疯女人。
宋真宗听了点点头道:“这倒是个新颖的角度。”
此时的朝堂格局,是十分平稳且相互制衡的。吕后和刘盈代表的皇权居中,军队和功臣集团辅佐中央,刘氏宗亲镇守地方,三足鼎立,各司其职。
()其中,吕后和功臣、宗亲又各有联系。
跟功臣的联系刚刚说过了,吕家本身在军中就有威望,大将军樊哙又是吕后的妹妹。而功臣集团大部分都是丰沛老家出来的,就算是张良陈平这种不是老乡的也都默认支持。
宗亲方面,刘肥虽然被迫害了一次。但他心里其实并不会怨恨吕后。第一是因为刘肥婚前私生子,算是吕后第一个养大的孩子。第二是刘邦不知为何讨厌刘肥,而且是全方位不待见的那种讨厌,刘肥当初能封齐王,除了因为他是刘邦唯一成年的儿子外,吕后的谏言也是出了力的。
而对于其他的宗亲,吕后的手段就十分简单粗暴了,那就是联姻,不停的联姻,只有吕家有合适的姑娘,那就赶紧嫁给不同的宗亲,让刘吕两家从血缘上紧紧绑在一起。
这样,皇权、功臣、宗室就被吕后拧在了一起,朝政稳定。
朱元璋细细的思考这个三足鼎立的问题,想着他们大明的未来。
按照天幕所说,功臣被他杀光了。宗室则是被不知哪个杀千刀抢皇位的儿子给养废了,皇帝要靠太监和大臣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