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王和刘福通的韩宋小朝廷,当初被李察罕给打残了,这几年一直在安丰苟延残喘,熬过一天算一天。终于有一天,张士诚找上门来,想弄死他们。
刘福通他们走投无路,只能求救于他们名义上的下属朱元璋。八八作为一个体面人,怎么可能见死不救?于是亲自带兵去解围。我怀疑他有点钓鱼执法,因为他前脚出门,后脚陈友谅就来决战了。]
秦始皇:听到现在,感觉这个陈友谅没啥脑子啊?上位那过程
也不算多厉害。
[虽然两个集团这几年看上去是势均力敌,但真对比纸面力量,那还是陈友谅家大业大,不仅地盘大,士卒也多。
这一次,就是集结了数百艘战船,水陆共60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开始东征,誓要踏平朱元璋这个小垃圾。
然而,刚出门就受到迎头暴击,也就是被人津津乐道的洪都保卫战。]
[洪都,即为现今的江西南昌,是朱元璋跟陈友谅接壤的西部边境。
洪都坐落在鄱阳湖与赣江的交互处,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王勃的《滕王阁序》里就说过“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所以守卫在这里的,是朱元璋唯一剩下的那个侄子--朱文正,以及六公爵之一的邓愈。
陈友谅都没拿洪都当回事儿,城里撑死了有两万守军,他能挡我三天还是五天?笑话,六十万对两万,优势在我!]
[但,朱文正和邓愈以命相搏,交出来的答卷是:85天。]
“文正侄儿这么厉害?!”汤和目瞪口呆,就是把自己放在那个位置,他都不敢打包票能守这么多天。
[朱文正亲上城墙,鼓舞士气,带领大家一起防御。邓愈则领士卒抓住机会,伺机出城反杀,以攻代守。他们无瑕休息,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来做身后家园的第一道、也是最坚硬的屏障!]
天幕的视频上,战火纷飞。一艘能容纳几千人的楼船巨舰远远停靠在岸边,高耸的桅杆上,挂着巨大的“陈汉”旗帜,随着江上的烈风飘荡,似乎嚣张至极。
洪都城下都是密密麻麻的士兵,如蚂蚁聚集一般,不停的往城墙上爬,远远望去,让人触目惊心。
终于,西南的一角上,守城的将士渐渐不支,溃败下来。那些陈汉士兵像是嗅到了血腥味的秃鹰一般,全都朝这一处合拢,势必要破开这个缺口。
邓愈领着一队士兵,拎着一个精铜打造的圆筒火铳,急急忙忙跑到这边的城墙上。也顾不上的什么火炮支架,就随意的把圆筒架在一旁堆积的麻袋上,指挥身后的士兵分成小股,进行反击。
士兵围着各自的火铳,三四人一组,十分熟练的清理炮筒,装填火药,最后点燃引信。
火光喷射而出,落在刚爬上城墙的陈汉士卒中。虽然受制于火铳管的粗细,只能发射出苹果大小的实心炮弹,但落在密集的
人群中,效果还是很可观的。
尤其是打到刚爬上来冒头的士兵身上,会压制身后好几个跟爬的人,齐齐的栽下去,非死即伤。李世民和两仪殿中其他的大臣一起,都看呆了。
上次的攻城画面,离元军的火炮有些远,他们看的还不是很真切。可这次,却是实实在在近距离看到了整个发射过程!
"这是什么武器,竟有如此威力!"尉迟敬德吃惊。
其实邓愈那些小炮管,不一定就有尉迟敬德自己挥刀上去砍杀快,但这是一种新型的攻击方式,与弓弩不同,作为一个武将,他很敏锐的察觉到了。
长孙无忌思索了一下:“据臣看,这似乎是硝石一类。”
李世民猛然想起,有些方士炼丹不慎,会引起炸炉,也是冲击颇大,他赶紧说:“召李淳风来。”
太史令应该深谙此道。
秦始皇本就对求仙问道感兴趣,这几个月虽然放下了,但是他基础很扎实,不用人提醒,就问:"前几个月被审问搜查的道士,如何了?"
"禀陛下,审讯的奏疏已经呈上来了,是否回去取?"
始皇略一思索,摆摆手:“不必了,下诏,让那些方士去给朕研究硝石炸炉,研究不出来就不用出监牢了。"
内监在心里默默的同情了那些方士一秒钟,炸炉了人还能活?换种死法罢了。
[两万人越打越少,很多将士再也看不到第二天的太阳,物资也渐渐短缺,人困马乏之下,竟找不出没挂彩的人。但他们还是在凭意志在坚持,因为身后就是他们经营多年的家园,因为他们相信元帅一定回来救他们的!
终于,85天后,朱元璋解救了小明王,打退了张士诚,带着20万援军、数百艘战舰浩浩荡荡而来。
洪都城内一片欢呼,喜极而泣。]
朱元璋动容,朱文正虽然是他的侄儿,但并没有什么大的战功,而且平时经常花天酒地,被自己不止训斥过一两次。
虽然自己知道他打仗很勇猛,但没想到,居然还能这样让人刮目相看!不愧是他的侄子!
[陈友谅暂退,但他心里越想越气,于是干脆在鄱阳湖,向朱元璋发动决战。
其实就算他不决战,朱元璋也
不会让他走。因为朱元璋一来就让水军封住了鄱阳湖周围水系的出口,让陈友谅无法退回上游,讲究的就是一个关门打狗。
战斗的过程并不复杂,因为《三国演义》里的赤壁之战就是参考了这场战役。
所以铁锁链桥、火攻、围困这些元素一个不少,而且陈友谅更惨,当时是在鄱阳湖被困了一个多月,最终在突围时,身中流失,不治身亡。
一代枭雄就此落幕。]
[朱元璋花了一年的时候,陆陆续续吞掉了陈友谅的广袤地盘,已然是南部霸主。这时,他才从容的往东调头,去收拾东边沿海的两个私盐贩子--张士诚、方国珍。没错,方国珍这么多年了,还在浙江沿海蹦达。
但朱元璋接收了陈友谅的遗产,水师力量进一步增强,收拾他们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水师!水师!朱元璋在心里暗道,他一定要想办法把水师搞起来,现在他手下的水师确实不能跟徐寿辉那边比。
[终于,他统一了除封闭的四川外,整个长江以南地区。
到这时,他才正式建极,而且只自称吴王,把朱升的九字真言实践的非常到位。这一年,朱元璋三十六岁,距离参加起义过去了整整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