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昭國這邊大量動用軍隊進行民眾撤離根本就沒有隱瞞其他國家,只要稍微留意一番便能發現。
畢竟這次行動真的聲勢浩大,一天就撤離了十萬群眾,出動軍隊警力高達上萬。
於是,原本在圍觀的國家忽然懷疑這海嘯預警昭國可能真的確切依據,不然昭國幹什麼要費這麼大的人力物力進行一場撤離。
總不能為了坑他們或者為了一場謊言安排這麼多軍民給他們演戲吧?
越想越覺得有可能是真的。
律瓦盧國的總統馬里恩決定臨時改變主意,在國家不受海嘯侵襲的範圍內的幾個城市安排了一個大型選舉投票活動。
當然,活動只是個噱頭,那幾個投票的職位都無足輕重。
因為律瓦盧國家是個靠礦產就能吃飽飯的國家,再加上國民又不多,於是大家都過著有錢有閒的生活。
人一閒起來就愛湊熱鬧,放在哪裡都不意外,所以他們的國民格外熱衷這種活動。
馬里恩相信這樣一個活動舉辦下去,沿海的居民也都基本會趕去湊熱鬧。
到時候不管海嘯是否來臨,他們都能進能退。
古加普是個議會君主制國家,君主雖然是國家元,但只是虛職,因為行政和三軍直接對議會負責。
又因為古加普的領海與昭國南海領海相接,克爾辛為了擁有對付昭國的海上優先權,直接滲入了其議會。
這些人或本身就是克爾辛安排的間諜,或是被威逼利誘上船的,不論過程怎麼樣,但現在議會的成員六成以上都是克爾辛的人。
這種情況下,古加普相當於直接變成克爾辛的另一個屬國。
而國王哈維更是被徹底架空。
雖然他一早就不滿這種議會君主制,想擁有實權,但克爾辛那邊一直在打壓他,他沒有半點可以實現目標的機會。
甚至就連這次,他覺得按照昭國的行事風格,不久前發布的海嘯預警七成可能是真的。
於是他向議會總長諾頓提出建議,不需要和昭國一樣安排撤離,只要告訴國民這則消息,讓他們自行判斷就可。
就這麼一個簡單的請求,諾頓直接否定了他的意見。
甚至眾目睽睽之下沒有給他半分王室應該有的體面。
哈維忽然很絕望,這樣的國家,這樣的制度,這樣的政權軍權擁有者,古加普的國民該如何自處?
他們就只能永遠低克爾辛一等?
永遠只能被迫陷入他國鬥爭,淪為棋子炮灰?
他想救他的子民,卻上天入地無門。
誰都知道他只是國家形象代言人,誰都知道議會是克爾辛的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