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了拍衣服,也不知道有沒有褶皺,可惜辦公室沒有鏡子。
她前看看後看看,應該還好,又順了順兩邊的麻花辮,呼了口氣,抬腿往外走。
「扣扣扣」,門剛好被敲響。
韓羨驍還是有點臉色的,溫明曦情不自禁地咧開嘴,腳步都輕快了許多,想都沒想打開門。
結果站在門口的是……宋溪。
作者有話說:
第三十七章
37
凌晨天沒亮,東屋的馬燈就亮了起來,光線微弱卻溫暖。
惦記著今天要去未來親家家裡做客,得去趕集買東西,6英子前腳起來,溫名生也跟著起來了。
穿好衣服,6英子去灶房給一家人做早餐。
今天的早飯桌聚不齊,炒小菜放久涼了難吃,6英子只做些簡單能溫著的。
大灶生火,用來蒸饅頭,饅頭包子都是前頭一氣做的,這東西好保存,家裡人口頭,隔三差五就要和面做。
大灶旁的小火爐,用來煮白粥,家裡有醃菜,可以對付早上一頓了。
但6英子想了想,還是又生了個小火爐,架上鐵鍋,煎了八個雞蛋,六個大小孩、兩個外甥一人一個,大冬天還是得存些油水吃起來才香。
蛋煎好了,白粥也煮開了,咕嚕咕嚕的聲響和柴火的爆裂聲交織在一起,和著遠近的雞鳴聲。
6英子將小火爐里的炭火夾到大灶里,只留幾塊溫著粥,一疊八個雞蛋則放在灶洞口,借著火氣暖著,淌過油的雞蛋面,映著灶里的火光,昏暗且安靜的灶房裡,莫名多了幾分溫暖。
早餐做好的時候,溫名生也洗漱完,裹著大棉襖到灶房來。
老兩口各自拿了個饅頭,剛出鍋的饅頭鬆軟噴香,即使有點燙,還是三兩口就下了肚,兩人又吃了一個。
6英子從棉襖里掏出一小疊錢和票子,手指尖按了下舌尖的唾液,借著火光數數。
溫名生在旁邊念叨著,「夠不夠,不夠再去拿點?」
「夠了夠了,比過年還夠。」
天沒亮就走,等回來時,太陽已經爬到高空了,家裡起床的起床,上工的上工。
溫明嬌在院子裡掃雪,看見老兩口拎著沉甸甸的布袋回來,趕緊丟下掃帚跟進屋裡。
打開袋子,發現有酒、麵粉、肉、菜、魚……
「這也太多東西了吧?」溫明嬌在炕邊上轉圈圈,「等會兒去了,人家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們是鄉下親戚上門呢!」
6英子將塞做兩袋的東西全卸在堂屋的炕上,一件件歸置好,朝她說了一句,「我們家這麼多口人,再加上他們家幾口,可不得這麼多?你以為你們幾個,干吃飯啊?」
溫家除了還在做月子的張清霞和小侄子不去,剩下的人都要去韓家吃這頓飯,溫明嬌想了想,吃飯的嘴確實多,點點頭。
知道老兩口回來,溫明雪很快抱著臭丫進來,臭蛋也像尾巴一樣跟了進來。
一眼看見炕上的東西,大姐溫明雪驚呼道,「我的爹呀娘啊,你們要把家都搬過去啊?」
「媽說我們家人口多,再加上四姐夫家的人,就得吃這麼多。」溫明嬌傳聲筒一樣。
「我們只做這頓飯,下午他們就走了,你們買這麼多,再加上家裡的臘肉醃菜雞蛋土豆地豆,全帶過去,把人家家裡當豬圈嗎?我們中午吃得下嗎?」溫明雪噼里啪啦地風風火火一通說。
昨兒四個老的就商量過,今天這頓飯溫家去買,再去韓家做,順便和兩個小年輕商量一下婚事。
許愛卿沒空去供銷社,更沒空去趕集,家裡的東西也收拾得差不多,吃完這頓飯,和韓望江就要去趕火車回金城,6英子一聽,便說這邊買了帶過去,省事兒。
所以溫家二老今天才這麼有得忙活。
溫明雪還沒停,「再說了,如果真吃不下,他們家剩下的也不好消化,放著吧,家裡沒人吃,你未來女婿一看就不是愛給自己做飯的,肯定不是吃食堂就是吃食堂,你帶這麼多給他留著,還不如讓他多來家裡吃飯呢!」
6英子一聽,覺得有道理,「大妹說得對,真沒想到這茬兒。」
溫明雪愛管事兒,幫著和6英子商量帶哪些,正收拾著,張清霞就抱著兒子,和溫明陽過來了。
張清霞看著一家子熱熱鬧鬧要去農場的樣子,有些羨慕和遺憾,這頓飯可不是隨便吃的,要不是在月子裡,她也想去見識見識,也不知道那位老長、許所長住的屋子是什麼樣的,總不能跟他們一樣吧。
這兩公婆一進門,溫明雪先是察覺哪裡不對勁,而後便眼皮一跳,張清霞的盤算長眼睛的都能瞧出來,她沒去點破她,「喲」了一聲,「明陽這是把結婚的衣服都穿上了吧,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四妹是今天結婚,你是去當大舅子的咧。」
溫明嬌聽得偷笑,她也瞧出來了,二嫂大概翻遍箱底,才找到這麼一件體面齊整的衣服,當年溫明陽結婚,這衣服是托人在滬市買的,平日裡跟寶貝似的,除了結婚那天,那是逢年過節才捨得穿的。
溫明陽有些不習慣穿這衣服,皮衣,哪有平常的布衣穿起來舒服,不怕髒不怕磕磕碰碰,走起路來反而都不自在,就跟乞丐突然當皇帝似的。
他不自然地翻了翻衣領,無奈道,「清霞非說得穿這件。」
張清霞沒聽出溫明雪話中的揶揄,又看見溫明陽又在亂動手,「啪」的一下拍走他的手,「別瞎弄,這領子得這樣才好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