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酒喝的午饭很快便吃完,说白了就是一大碗碴子粥和没什么油水的菜。
唯一出彩的菜便是鸡蛋海蛎煎,村里许多人家都舍不得这样做。
大多数人家连面粉都舍不得加,更不要说加鸡蛋了,却让王石和吃得很满意。
饭一吃完,吴冬花和刘桂花自觉地收拾碗筷去洗,其他人则望着王石和,等他的好消息。
王石和扫一屋桌边的几人,咳嗽两声一本正经地道。
“咳~咳!
今天去公社开会有一个好消息,就是镇上的中心小学,在九月一号开始报名复课。”
“哇,我可以上学了,可以上学了!”
王建国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得一蹦三丈高,他盼这一天盼了好久。
是二婶的出现,让他看到了挣钱的希望。
有了钱,再也不用担心娘不让他读书了。
“这是好事,想读书的都去,留在家里也挣不了几个工分。”王石头看一眼大儿子,有意点醒道。
“嘿嘿,爹说得对,孩子们就是要多读书。”王明宇赶紧附和老爹的话。
他媳妇儿不是一次,说不让老大老二读书。
他也不明白学校什么时候复课,只能暂时答应媳妇儿的话。
可现在有机会上学,当然是要让孩子多读书,万一哪天当上工人呢!
实在不行,回生产队当个会计或记分员也好嘛!
…
林珑见肖元亮眼巴巴地看着她,点点头道。
“娘,让元亮也去上学,读书的小孩儿一人养两只鸡两只鸭。
长大后下的蛋就够他们的学费了,放学后还能给他们找点儿事做,你觉得如何。”
林珑又想到村子里的小孩儿多,走路不稳的小孩儿随便往地里一扔就是一天。
晒得黑不溜秋不说,还风吹日晒又不安全,她看着王石和道。
“大伯,咱村有育红班吗?”
“育红班是什么?”王石和不解地道。
“育红班与镇上的幼稚班差不多,主收一岁至五岁的孩子。
村里的孩子大多贪玩儿,夏天的时候肯定没少往水边跑。
要是来一两个陌生人拐走孩子,等村里人现时肯定晚了。
咱村人口多,完全可以自己办一个育红班,找几个有耐心的大娘、婶子看着。
当然有识字的人更好,既能挣工分又能替村民解决后顾之忧,不用一天三趟的往回跑。
还能让小孩子认几个字,数数,唱唱儿歌。”
王石和听得眼睛亮,这活儿正适合他家老闺女干。
那么大一个活人,总关在家里也不是一个事儿。
有事做也能让她收收心,再寻摸个好人家嫁出去,就不用他们老两口儿操心了。
王石和掏出单独装的一个小本本,看着林珑道。
“大伯这就回去与大队干部商量这件事儿,就冲你这个点子,就该给你留一个位置。
你们娘三的户籍都办好了,以后你们就是咱老王庄的正式村民,谁敢欺负你大伯给你出头。”
说完也不多坐,起身就往外走。
真要办育红班,肯定有很多细节要商量,他得回去召集大队干部好好商量一番。
轻闲又有工分拿的活儿,谁不想干,得在风声放出前选好人手。
林珑见此,忙将布包里的报纸取出,双手把布包递到王石和面前。
“大伯,可以来个提名投票,堵住一些人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