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情况下,小案由刑房主持,知县、县丞、县尉负责最终结果的审查。
只有大案,知县、县丞和县尉才会过问。
不过这么多的冤狱,刚刚任的包拯,少不得要先过过瘾。
呵呵,因为只有办案才是树立威望最便捷的办法。
当下。
两班衙役列定公堂两侧。
公孙策簇拥着包拯从后堂缓缓转出。
只见包拯身着朱色公服,头戴乌纱,脚踏革履。
官袍精美的印花耀眼倍常。
乌纱两旁伸长的双翅,行走起来左右摇摆。
包拯躯体本就魁梧,经过官服的装点,愈威武霸气,给人一种不怒自威之感。
没有半点文官的俊秀,倒像是久经沙场,大杀四方的悍将。
强大的气场,无形之中便令人多了几分敬畏。
传说是因为转世投胎之时,文曲星君和武曲星狄青调换了躯体。
所以导致包拯一出生就长了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
反倒是征战沙场的狄青,偏偏俊秀朗逸,像个文弱书生,
以至于狄青阵杀敌时,往往戴着一副恐怖的面具,弥补气势的不足。
传说虽然不一定真,但包拯对自己这副躯体委实不是很满意。
霸气有余,俊秀不足!
特么谁不想有一副俊秀的皮囊啊?!
可惜身体肤受之父母,无法改变,包拯也只能接受。
包拯径直走向高处,抬头看了一眼头顶匾额“明镜高悬”四个大字后,心中冷笑一声,方才坐下。
公孙策则坐在左边下案牍,面前案牍摆放着文房四宝,随时准备着记录案情。
嘭!
包拯不太自然地拍了一下惊堂木。
“升堂!”
声音浑厚,不怒自威。
坐在高处,给人以一种难以言喻的威严和敬畏。
包拯自然也有一种醒掌天下权的快感。
“威……武……”
衙役喊起了堂威,手中水火棍不停捣地。
本就庄严的公堂,陡然增添了几分威严。
包拯随即呼道:“传原告马氏!”
话音落定,方才那老妇在一名衙役的搀扶之下进了公堂。
似是平生第一次进公堂,老妇颤颤巍巍地东张西望,被威严的公堂吓得浑身抖。
“民妇叩见青天大老爷!”老妇吃力下跪。
“马氏,你无需惧怕。你年事已高,本县准你起来回话。来啊,给她一张椅子!”
衙役赶忙搬过来一张椅子。
老妇叩谢起身,不大敢落座,自己一介升斗小民,在县太爷面前,岂能下坐?
见她惧怕,包拯安慰了两句后,她方才坐定。
“马氏,你的情况本县业已清楚,等令郎到堂,本县再与你审理。你暂且坐在一旁。”
“唉!”老妇应了一声。
此时。
一名衙役进来,送来几张状纸。
包拯接过,一一看罢,脸色顿时难看得不行,仿佛一团火焰在眼珠里灼灼燃烧。
嘭!
惊堂木猛地响起。
“传张老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