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如深沉思良久,说:“我本想运回梅州,但常年宦海飘流。一旦转任他处,难免再搬家,这些宝贵的物件必然有所损坏。”
邹子龙说:“那就运到我那儿吧?”
宋秉孙说:“子龙兄,你不也一样吗?一旦离任,也需搬家。”
邹子龙咂咂嘴:“就是,我思虑不周。”
莫如深想了半天,说:“我听闻老师的老家在福建路建宁府的建阳县,不知老宅还在吗?”
宋秉孙突然眼前一亮:“哎呀,我怎么没想到?还是如深兄想得周到。我还是把这些物件运到老宅存放,那里正好空着。”
邹子龙也高兴了:“这样好了,建阳县离梅州不算太远,我跟如深兄有时还可以去看看。”
莫如深点点头:“就这样吧!我们正好同路,可以帮秉孙兄押车。”
宋秉孙说:“按照父亲的遗愿,我与家兄需护送父亲的灵柩归葬建阳故里。我们正好一路同行,明日出!”
莫如深说:“我们正好送老师最后一程!”
他们走了十几天,终于到达了建阳县。皇上的圣旨也到了,宋理宗称宋慈为“中外分忧之臣”,特赠朝议大夫,并御笔亲书墓碑“慈字惠父,宋公之墓”。
宋慈一生勤劳公事,政绩斐然,得到皇上如此赞许,他于九泉之下也瞑目了。
办完丧事,莫如深和邹子龙辞别了宋秉孙,各自回到了自己的治所。
光阴似箭,莫如深在梅州知州任上已满三年,这是莫如深自入南宋以来任职时间最长的官职。
三年多,梅州的面貌焕然一新。莫如深因功升迁,提点两浙东路和两浙西路刑狱,成了名副其实的京畿提刑,官职升成了四品。
接到吏部的文书和官牒后,莫如深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宋慈也曾作过京畿提刑,然而他已经去世两年多了。在宋慈死前,莫如深拜了师。如今他做了与老师一样的官职,也算没有辜负宋慈的期望。
莫如深与李安刚交接了各类事务,准备赴任。李安刚也由同知晋升为知州,杨峰也越来越成熟了,仍然担任师爷,足以辅佐李安刚。
邹子龙的变化也很大,一年前与向水清成了婚,如今已经升任至梅州司理参军。
离任当天,街道两旁站满了百姓,大家自跪送知州莫如深大人。他感慨万千,泪水几度模糊了双眼。
他没有骑马,边走边向百姓告别,一直步行到城外才上马。
守城的兵卒在后面呼喊道:“恭送莫大人!”
莫如深带住马,蓦然回,只见所有兵卒单膝跪地,齐声高呼:“恭送莫大人!”
莫如深眼含热泪,抱拳拱手,然后策马而去。他进入福建路后,专门去建阳县给宋慈上了坟,以表思念之意。
莫如深习惯了骑马,不喜欢坐轿,也不喜欢坐车。此次他进京上任不是紧急要务,慢慢走了二十余天,这才到了京城。
莫如深回到了自己在京城的府第,一别三年,一切如初。
吴强看到莫如深的瞬间,惊呼一声:“老爷,真是老爷。大家快出来,老爷回来了!”
丫环小红、小兰、厨师张纪6续跑出来了,纷纷跪地行礼。莫如深下了马,让他们赶紧起来。
莫如深问:“瀚儿呢?”
吴强说:“少爷去国子监读书了。”
莫如深点头微笑道:“是呀,我都忘了,秦斌精于诗文书画,已经是国子监博士了。我去梅州三年,秦斌一直教导瀚儿,难为他了。”
罗红缨也很感佩:“是啊,秦斌手无缚鸡之力,却是个一诺千金的大丈夫。”
“是啊,三年前他就中了进士。”莫如深说,“他接受了我托付,即使作了官,也仍在教导瀚儿。换作是我,我不一定能做到。殿试第三名,探花的名头配得上他。”
彭笑道:“是他配得上探花,还是探花配得上他?”
莫如深很肯定地说:“我说的没错,是探花配得上他。他与一般的书呆子不同,他可以雅到天际,也可以俗至世间。他会是一个好老师,正可将自己所习的五经六艺传授给大宋学子,正当其位。”
吴强说:“张纪,快去给老爷准备酒食。老爷,先把马交给我。你们吃些东西吧!”
罗红缨急忙说:“不用了。”
莫如深明白罗红缨的意思,她是想去酒馆看父亲罗宗。
莫如深对吴强说:“为我们端些茶来,我们休息一下,还要去酒馆看老太爷。”
吴强答应了一声,赶紧去准备了。莫如深在府中稍微休息了一下,然后直奔三义酒馆。
罗红缨想街上转转,于是他们没有骑马,沿着大街步行而去。
三年来,与蒙古的战事时停时歇,边境不稳。可是,杭州远离边境,仍是一派繁华气象,百姓安居乐业,街上车水马龙,地处偏远的梅州自然与杭州无可比拟。
他们穿过几条大街,来到了三义酒馆所在的街道。在街口,他们就看到了一座大酒楼,门前车水马龙,上写三个字“三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