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传呼,宁向东总是随身带着,因为上面有个时间显示,虽然暂时还没有开通呼叫业务,但是当个手表也挺好。
没想到这该死的传呼,早不响晚不响,偏偏关键时刻响了。
最后姐弟俩达成协议,谁也不出卖谁,只是手表还是如愿以偿地得到了。
过了几天,宁向东分配工作的事有了消息,如霍敏芝所愿,他进了并原钢铁公司,最初宁家父母还以为会一波三折,甚至想拜访一些老关系通通门路,结果根本不用费劲,并钢今年急扩张,兼并了很多小厂,对原厂职工重新调配后,出现了大量岗位缺口。
因此,对本年度所有待安置退伍战士、待分配技校毕业学生,并钢通通来者不拒。
不过刚刚招收进来的工人,虽然具备基本素质,但是专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所以公司决定,这批青工全部安置在厂总办集中培训,等到结业后才会分配到各个分厂。
经过兼并重组,并钢如今有三个炼钢厂,四个轧钢厂,三十六个分厂,已经初具集团化规模。
此外,在附近郊县一些偏僻地方还有几个矿,其中最艰苦的是鹅关蛭石矿。
鹅关位于鹅岭,曾经是一座雄关,自古以来属于兵家必争之地。
鹅岭的山川地势凶险,地质结构复杂,通往鹅关的路崎岖蜿蜒,重载大车行驶非常不便,而且由于山石结构的原因,铺好的路只能靠人力夯实,承载力度就差了很多。
在大货车日复一日地碾压下,路基下沉,路面形成了沟壑,越增加了通行的险恶,素有“十八盘,在山尖,难于上青天”之称。
并钢总公司办公室的培训部是一座独立的六层楼,教室设在顶层的大会议室。
总办把这批青工分了三个班。
宁向东在三班,一共五十人,男青工四十八人,女青工两人。
报到第一天上午,公司副总、总工、劳资处长分别到各班巡视,并代表公司表了重要讲话,无外乎是以厂为家、努力工作、甘于奉献、勇挑重担等等。
下午才开始真正的岗位培训,而第一课就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整整讲了一下午。
并钢整体设备老旧,最早是抗战时期日本建立的,后来被国民政府接收,解放后在原有基础又进行了修缮和扩建,而这一次扩建,是在国家推进企业市场化改革方针之后,公司领导作出的具有前瞻性的决策。
然而原有的设备却没有替换,生产中难免生各种故障,因为更新换代的资金缺口太大,所以冶金部迟迟没有批复升级改造的请示。
而同时,相应的技术攻关也没有跟上,这实际上成了并钢目前改革展的瓶颈。
就这样学习了一天,新入厂的青工们对并钢的历史渊源,展沿革有了一些切实的了解。
宁向东是冶院子弟,说起来学院当年和并钢也算是亲兄弟,即便这样,有很多展中的历史故事也是第一次听说。
厂史很有趣,只是讲的有点短,随后是厂里规章制度的详细解读,内容枯燥乏味。
宁向东坐在最后一排,身边坐着技校毕业待分配好几年的赵伟,还有一个长相非常老成的同学叫郑村民。
这名字很有个性,宁向东来了兴趣,一问之下,郑村民老家在西北农村,是顶替他爹进的厂。
这些年为了能进城,他一直熬着不结婚,盼星星盼月亮,终于在二十八岁时盼来了深山出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