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陈朵儿她们已经搬过来七日了,县里的铺子也已经在三天前开张了,客栈现在是陈肆在管理,茶馆是陈貮负责,丁香则是负责脂粉铺子,不过脂粉铺子那边暂时还没有把成衣拿出去。
不管是自己开绣坊还是找他人合作,都有风险把新的样式外流,陈朵儿决定再看看,直到找到一个可以做衣服的绣娘直接做私人订制。
现在赵荀跟陈朵儿主要是在培育玉米,这种子还是几年前赵荀从海外商人那里购买来的,只不过玉米的产量有些不尽人意,穗小。
其实玉米早就进入了大齐,只不过大多是大户人家看着金黄的样子,等成熟后拿在手里把玩的,赵荀找来的是比较大穗的玉米,之前大齐的人都不要大的,这才到了赵荀的手里。
二人整理着院子里的玉米,精心的伺候着,陈朵儿更是看了好多农业号,看看是怎样培育高产玉米的。从土地深耕,到间苗,施肥等等,还有哪些东西里面还有什么元素用来增加高产。
正在地里观察着芽情况的时候,文叔到了这边,对着二人说道:“老爷,小姐,陈肆传来消息,北方大捷,北伐的军队已经回朝,镇北王被杀,镇北王世子被活捉。”
陈朵儿抬头看了看太阳,随即说了一声“哦”就继续回头去看自己的玉米苗了,这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北地寒冷,人口少,加上多山地荒地,粮食产量本就不高,这镇北王挑起战争,本就有些吃力,想着尽快往中三府逼近,才能继续作战。
怎奈路面的铺设,直接导致运送粮食的时间缩短,大齐的军队才能牢牢的把镇北王往云中府逼,最后没吃没喝,军队只能投降。
赵荀更是不在意了,穿来之前就是一个只知道研究的教授,来的这十几年已经让他改变了不少,这打仗的事情他可真的是一窍不通了,不知道那就不管了呗。
文叔看着自己的两个主子有些无语,现在丹阳县这件事情已经传遍了,很多的学子也在茶馆,书肆等地大肆的吹嘘着大齐的军队,奉承着当今的皇上。
自从他被赵荀等人救了,也就退出了江湖,隐退在二人身边,但这两个主子,貌似对所有的事情都不感兴趣,只有在碰到现在的小姐时让他出去打听了,这小姐也是一样的性子。
家中的长辈去世时也没有见到她有多伤心,要不是看着夫人对她极好,他都以为这是老爷的私生子了。
“那老奴退下了。”文叔躬身行礼。
“文叔,说了多少次了,你不要把自己当做仆人管家,你是我的救命恩人,来这就当是养老了。”赵荀抬头对着文叔说道。
文叔张了张嘴,最后还是没有说什么,转身离开了院子。
“这个文叔,总是拿救命之恩报答,那不是已经救过我们了,还是端着不放手。”赵荀无奈的摇摇头。
“爹,文爷爷是怎么回事啊?你跟娘好像很信任他。”陈朵儿问道。
“嗯,当时在去云中府的路上就下了他,也是他命大,当时全身都是刀口,血流了好多,躺在路边一动不动,我壮着胆子才下了车去看了看,你娘才拿了消炎药,又是缝合又是包扎的,本以为活不下来了,你娘你也知道,那缝合技术也就那样,差点都成破补丁了,这老爷子硬生生的活了下来。”
“之后养好了伤,自报家门说姓文,我跟你娘这才叫文叔的,之后更是救了我们一命,想着人命都还了,没想到老爷子说他的命跟我们的不一样,还没报完恩就赖在家里当起了管家。”赵荀边干活边说道。
陈朵儿听得有些入迷,看着远去的文叔的背影,想着‘老爷子的背景不简单啊,武艺高强,还被追杀成那个样子,现在又隐姓埋名的在他们家当个奴仆’这是复仇剧本啊。
还没思索完,陈朵儿就听见了爹的喊声:“闺女快来,你看看这个是不是芽了。”陈朵儿听闻立马跑了过去,看着小小的嫩芽,两人脸上都是笑意。
好好培育,这要是整好了可是能增加一个新的粮食的。
赵荀买的田地也都雇佣了人种上了农作物,两个人最近是没事就去地里看看,左记一下右看一下的,现在陈朵儿的小本子上已经记满了农业笔记。
“这些地瓜秧都往下踩一踩。”陈朵儿站在地瓜地的旁边,大声对着家里的长工说道。
“小姐,这瓜秧长得好好地,为啥要踩它啊?”一个常年种地的汉子直言不讳的问陈朵儿,一看这小姐就是来耽误进度的,还有不少的地没有种上呢,这要是再耽误就种不完了啊。
“听我的就行,这地瓜是藤蔓植物,有芽头的地方就能生根,都踩到地上不就能多长根茎提高产量了嘛!”陈朵儿倒是细心地解释道。
阻止的那人看了看身边的工友,无奈的摇摇头,却也听吩咐的把藤蔓往下踩了踩,想着主家的地,他们拦着也没有用啊,也就不再阻拦而是听陈朵儿的话去干活了。
“那边稻田里的水高一点,不是都让你们先育苗再插秧了嘛!怎么这还搞得乱七八糟的,重新整理整理,买的螃蟹鱼苗可是都在路上了,等成年之后还得养鸭子,你们这没有垄怎么养。”
陈朵儿看着一群不听话的长工有些生气,这她说的话总是没有人信,只能拿主家的身份威胁,才能一点点去干事,倒也不是这群人偷懒,就是觉得这样搞是浪费粮食。
陈朵儿没办法,只能这样推着往前干了,只能等到收获的时候向他们证明了。
帝京,皇宫内。
景仁帝看着下方自己的二儿子,眼中满是欣慰,“好啊,回来就好,这次你立了大功想要什么赏赐。”
“父皇,这都是儿臣应该做的,不需要父皇赏赐什么,只希望父皇准许儿臣入后宫探望母后。”慕铭跪在地上请求道。
景仁帝笑呵呵的从龙椅上下来,把他扶起,“这有何难,朕就许你每月初一、十五可自由出入后宫。”
“谢父皇。”慕铭俯身谢了这份恩宠。
这后宫是皇帝的寝宫,上百位妃子都在里面,还有许多未被宠幸的女人,在内侍奉的要不就是宦官要不就是宫女,所有外男没有皇帝的命令是不能进入的。
这次能有这么一份恩宠,他也可以多去看望自己的生母了。镇北王战败,其中慕铭的功劳最大,因为之前一直在玉隐山庄后山的缘故,镇北王世子灯下黑的没有现过他。
有威胁的那些人也全被干掉了,有些是慕铭派人干掉的,有些则是镇北王的人干掉的,冥冥中自由天定,这次造反无疾而终。
在山上的吃食都是宋怀义暗中支持的,说来宋二爷只是所以能在镇北王的威胁下还能稳稳的拿着自己的股份,这全都拜托了镇守边关的舅舅,抵御着北凉的进攻。
镇北王也是不敢得罪的,这造反只是内战,这要是背后被捅了刀子,导致大齐被北凉趁虚而入,这可不是镇北王想看到的。
这宋家在近前也能让边关的杨将军不得不听他的,没想到给了二皇子翻盘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