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身影虽然消失了,但话语萦绕在姜阳的耳际:
“无国便无家……我希望你能继续下去。”
被父亲认可了,被父亲疼爱着,姜阳感觉自己彻底释然了。
他感觉脱胎换骨了一般。姜阳告诉自己:虽然我的亲人们都不在了,但我不能这样沉沦下去。
我要做回那个百折不挠的姜阳。
姜阳感觉一腔热流堆积在胸口。
意志一旦变得坚定,行动马上开始了。
在军事防长顾坚和国安司司长鹿同的大力举荐下,姜阳欣然接受了中央军临时大统帅的职位。
最高领导人的身份一旦确定,接下来的工作就好说了。
姜阳连续开了三天会,以统一思想,形成合力。
姜阳具备舅舅姜普的拳拳爱国心,也具备父亲姬华强永不放弃的韧劲,姜阳本人也经历了数不清的考验,所以很快收获了所有人的忠诚。
之后,姜阳又花了七天时间深入一线。
这段时间里,姜阳跟战士们同吃同住,了解到了一手情况。
至此,姜阳完成了对中央军的掌控,并把军队的名字改成了“复国军”。
价值同盟军和西方军占领了夏国绝大部分领土,西方人成为决策人,并把张文洪推到前台,代位统治。
姜阳非常清楚,复国军不能缩在东北基地里,等待联军的进攻,否则迟早被剿灭。
好消息是,并非所有同胞甘愿当亡国奴。姜阳纵横联合,施展个人领导力,顺利将南方的“林家军”和“百姓军”收归麾下,一起打出了蝼蚁旗。
这是先烈打出的旗帜,这是人民的旗帜!
姜阳深信,只要自己还喘气,蝼蚁旗就不会倒。
南方和北方虽然有了十几支复国军的队伍,但姜阳非常清楚,只有心往一处使,手指握紧成拳,往一个地方打,才有可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好在姜阳深谙此道。南北复国军虽然距离数千里之遥,但在协同作战方面,效果达到了最大化。
在大大小小数百场战斗中,复国军和联军互有胜负。
能跟强大的敌人打成平手,很大程度上仰仗于智慧液体的精确计算,以及传家宝带给姜阳的启示。
在整个战争过程中,姜阳不断改进武器装备和机器人战士,使它们更适合越来越激烈的战斗。
就这样,姜阳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将这场不可能取胜的战争拖到了势均力敌。
两个月后,南北复国军一起,再次围住了大京都。
历经数次战斗后,大京都一片末日景象。
千里高楼变成一片焦土,小区、湖泊和树林要么在燃烧,要么化为了灰烬。
成千上万道烟柱汇入天空,把天空搅成了黑色。
姜阳虽然出生在崇海市,但成长于大京都。姜阳对这座伟大的城市怀有深厚的感情,并把它当成了家乡。
看到大京都变成这般光景,姜阳心痛至极。
脚下的泥土浸染鲜血。当姜阳抬脚走路时,看到靴子上沾满了红泥。
姜阳询问身边的顾坚:“围起来了吗?”
“团团包围。”军事防长顾坚回答。
几十辆飞船悬停在姜阳的身前。士兵们操纵机器臂,将导弹和能量匣装在机身下。
姜阳的右手边是一艘巡洋舰,四个核聚变引擎出“嗡嗡嗡”的运作声。
一群士兵排成一列纵队,从姜阳身前走过时,他们齐齐对姜阳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