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很符合您诗句里所描述的形象,不过可不符合我的。”
“我知道,你想要一个哈姆雷特似的莎士比亚。”
“现在我已经没有那样幼稚的想法了,朱迪,我也已经三十多岁了,我早已明白作家笔下的人物并不等同于他们本人。不过,你真不觉得威廉的莎士比亚有点过于漂亮了吗”
“难道莎翁迷会嫌弃威尔将角色演的太过迷人”朱迪丹奇好笑的看了科林费尔斯一眼,笃定道“英国人不会讨厌威尔的莎士比亚的,说不定他们还会因此爱上他也不一定。”
这点科林费尔斯倒是没有反对。
科林费尔斯和朱迪丹奇都是英国人,英国人还有不爱莎士比亚的吗大部分英国人对莎翁感情之深,连名作电影化后的选角都要挑剔几分,更别提是要人来直接扮演莎士比亚本人了,莎翁情史选择的演员绝大多数都是英国人,弗里拉什、朱迪丹奇、汤姆威尔金森、伊梅尔达斯汤顿、科林费尔斯等等,偏偏最重要的角色,饰演莎士比亚本人的是一个美国人
地域歧视自古就有,哪怕是在好莱坞这一亩三分地,同宗同源的美国人英国人看似亲亲热热好的跟一家人似的,自一战后起就有源源不断的英国人赶赴好莱坞拍戏,其实他们彼此间也有着难以调节的竞争矛盾好莱坞看似包容世界各地的演员,其实主流舆论一直传统封闭,对他国演员也不是很友好,英国演员已经算是能在好莱坞混的开的了,但从五十年代开始,凡是英国国籍的演员来好莱坞打拼,留给他们的绝大多数都是大反派大阴谋家的角色。
早在好莱坞三四十年代的黑白电影里,英国演员就扮演过犹大扮演过纳粹扮演过吸血鬼,1959年的宾虚里把主角残忍卖掉的恶棍就是由一名爱尔兰籍演员扮演,英国老戏骨杰瑞米艾恩斯在英国是大众情人,到了美国就变成了职业坏蛋,安东尼霍普金斯在查令十字街84号里是位充满艺术气质的迷人绅士,到了好莱坞摇身一变就化身成了食人狂魔用一些制片厂高层在私人派对上毫不掩饰的说法就是“英国人说话时的那种高高在上的腔调,又傲慢又势力又堕落,不拿来演坏蛋太浪费了。”
不要以为在好莱坞打拼的英国演员就很可怜其实他们的境遇已经随着时代展在越来越好转了,并且,尽管好莱坞在对待外来者的态度上有点刻薄,金钱上却很大方,混出点名堂的英国演员在美国赚的片酬起码是国内的十倍以上还要多美国演员到了英国一样要受歧视,特别是在他们操着一口在英国人听来毫无内涵土不拉几的美国音,却偏偏要演英国人的时候,更是会遭到全英伦上下的一致群嘲。
当米拉麦克斯放出风声说莎翁情史主演已经敲定了是美国演员的时候,别说英国媒体了,就连剧组已经签约的英国演员们多多少少都有些不满莎士比亚在英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以前能够和国王比肩,在英王室影响力越来越薄弱的现在,甚至比女王还要高,英国人自己都在奇怪,会有不爱莎翁的英国人吗
所有人都在准备挑新主演的刺,或者说,是看那个美国演员怎么在拍摄的时候狠狠的出糗。
不过,在得知将要饰演莎士比亚的美国演员不是别人,偏偏是威廉布兰德利的时候,就连最爱嘲讽美国人讲英音听起来像是在呕吐的太阳报都噤了声。
一方面,1995年的理智与情感已经给足了英国媒体教训,他们在电影封镜前给了威廉多少恶意,在电影上映后就遭遇了多少次打脸,其中最响亮的一记耳光由英国电影学院挥出,有“英国奥斯卡奖”之称的英国电影学院奖当年将最佳男主角的提名给了威廉。
既然演的好简奥斯汀笔下的人物,演技愈成熟,魅力愈加深厚的威廉布兰德利应该也不会将莎士比亚诠释的太差而且上帝啊,威廉布兰德利在哈佛读的就是英国文学继外表挑不出刺、口音挑不出错、演技无法指摘之后,连讥讽一句内涵不够无法深刻理解莎士比亚文学都不能了没有理由,怎么反对,英国娱乐记者集体表示心好累。
而且另一方面,威廉布兰德利现在的身份也今非昔比,众所周知,jk罗琳红遍全球的魔幻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版权归属于威尔洛特影业,罗琳在接受bbc电视台专访,谈到电影化的时候也说过“我和威尔当然有交流过电影化的种种想法,不过不是今年也不是明年,凡是看过的都知道,哈利波特电影化的前期筹备难度不亚于魔戒系列,单是关于魔法世界的设计和特效处理就是一个大工程,要等大部分前期准备都做完后,威尔洛特才会开始选角,哦对了,演员方面,威尔洛特非常尊重我的想法,电影选角会先考虑英国演员。”
不仅哈利波特系列已经敲定了绝大多数演员要由英国演员出演,就连威尔洛特影业现在正在制作的相濡以血和指环王系列,都有不少英国导演和演员的身影在出没,威尔洛特,不,或者说威廉布兰德利给英国演员了如此多的就业岗位,某方面来说吃人嘴软的英国媒体实在也不好对他太过苛刻了。
英国媒体集体沉默安静到有点诡异,莎翁情史剧组的其他英国演员们也在一日日的改变着自己的看法。
他们中有些人从一开始就持观望和欣赏的态度好歹这个莎士比亚很养眼不是么,现在收货了一大堆赏心悦目的惊喜,比如朱迪丹奇,有些人从进组前就坚信美国演员没法演好莎士比亚,后来陷入自我怀疑和矛盾中,直至完全扭转想法,像是导演约翰麦登。
实际上约翰麦登的想法有点被扭转的太厉害了,他甚至开始对剧本产生了些许不满意剧本过于偏袒女主角薇奥拉了,给她加了太多戏同时造成莎士比亚的大段独白戏份被修改,虽然这部电影是在讲情史,但是前面还有莎翁两个字不是吗一想到在自己执导的电影里,莎士比亚的光彩被如此掩盖,约翰麦登就不舒服。
“汉克”约翰麦登唤来自己的助手“帮我打电话给韦恩斯坦先生,告诉他我们还有一些镜头没有拍完,杀青的日期得推后了,让他知道这点,然后,稍晚些我会亲自给他打电话讨论一些剧本问题的。”
“可是我们不是已经拍摄的差不多了吗”副导演疑惑的看了眼摄像机,屏幕上显示的画面里,威廉布兰德利的状态好极了,今天拍摄到的可使用素材何止三个镜头,十三个镜头都够用了。
“不够,完全不够。”约翰麦登看着摄像机嘀咕道。如果他想使莎士比亚的形象变得更丰满更立体也更像个为文学狂热的剧作家,不只是为爱沉迷的热血年轻人,那么他至少还得再追加三天的拍摄时间。上帝啊,保佑他能说服韦恩斯坦同意修改剧本吧。
副导演耸耸肩,虽然有点不理解约翰麦登真正想做什么,也有点担心对方是否能真的说服哈维韦恩斯坦那个精明的犹太制片人,但是如果只是说要将拍摄日子继续延长的话,他绝对举双手双脚同意,而且他敢打赌剧组里和自己一样恋恋不舍,不想要这么早就封镜的人还有很多他有说过威廉现在穿的这件白色亚麻领口还非常低的里衣下的风景有多美好吗再继续欲火焚身几天他完全不介意。
“斑点”行驶在缅因州巴尔港小镇的道路上,正朝着相濡以沫剧组今天的拍摄地稳定开进。
车内放着能够舒缓人神经的音乐,是六十年代的爵士老歌,男歌手用低沉沙哑的音调唱着姑娘们的心思有多难猜,威廉坐在驾驶位后面的沙上,眼睛闭着,已经快要随着音乐的节奏睡着了。
过去的一周他有点累坏了,临到最后关头,莎翁情史导演约翰麦登有点完美主义,三个杀青镜头经过反复的修改和补拍,折腾了足足三天电影才算彻底封镜,然后又是持续了整整一天的聚餐、告别、派对。结束莎翁情史,坐国际航班回到洛杉矶,又要和彼得杰克逊及其工作室签订经过双方律师讨论好久后,可以算是堵上了所有漏洞的指环王拍摄合同,然后又是一场盛大的布会向整个好莱坞宣告,由jrr托尔金魔戒原著改编的电影指环王从今天起正式开拍了。
一本原著对应一部电影,指环王三部曲将会在新西兰一口气拍摄完成,而且投资高达25亿美元还只是初步估计,可想而知这个消息将会在好莱坞引起多大的地震。
媒体的初步反应,除了不停感慨威尔洛特多有钱外,就是各种质疑,既质疑指环王这部电影的质量,也质疑威尔洛特是否能成功将托尔金的原著搬上大银幕。
这种质疑和不看好是多方面的,比如对威尔洛特影业的,“处女作还未上映,就急匆匆的开始拍摄第二电影,还是投资比泰塔尼克号都多的特效大片,摊子铺的太大,威尔洛特就不担心赔的血本无归”
不过一般这种质疑后面,还会跟着提问者酸溜溜的自问自答“反正罗德里克有钱,别说一部指环王,就算投资十部指环王然后全部赔钱,对罗德里克来说也是九牛一毛吧。”
还有对导演彼得杰克逊的不看好“彼得杰克逊是谁一个以拍低成本戏剧和恐怖电影成名的新西兰导演,他拍的好托尔金的名著大片”
无论是具有史诗般磅礴气质的魔戒原著,还是投资高达数亿美元的商业大片,在好莱坞人的理解里,都是起码要像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或是詹姆斯卡梅隆这样的a导演才能操作成功的电影,所以也难怪指环王布会上一公布导演是此时还非常年轻,并且名气不大的彼得杰克逊,就开始质疑声四起。
甚至有记者直接建议威廉“詹姆斯卡梅隆不是在泰坦尼克号之后还一直没有新片吗,为什么不请他来拍”
对于这种质疑威廉并不在意,甚至还安慰彼得杰克逊不要放在心上,因为他清楚的知道最后的成片到底会有多棒虽然现在的指环王只是开始了前期的布景搭建和设计,甚至连演员都还没有全部选好。